情理婚姻:方南高地苗族婚姻制度的人类学分析--以贵州省剑河县南村杨家嫁女为例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一、绪论 | 第8-19页 | 
| (一)选题源起和意义 | 第8-9页 | 
| (二)概念界定 | 第9-10页 | 
| (三)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 (四)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第17页 | 
| (五)田野点的简介 | 第17-19页 | 
| 二、方南高地杨家嫁女引出的思考 | 第19-25页 | 
| (一)杨家嫁女的案例描述与分析 | 第19-21页 | 
| (二)对杨家嫁女案例的思考 | 第21-22页 | 
| (三)方南高地苗族的传统社会与婚姻 | 第22-25页 | 
| 三、方南高地苗族社会的情理婚姻规则 | 第25-40页 | 
| (一)苗族支系标识通婚的对象 | 第25-29页 | 
| (二)鼓藏制度确定苗族的通婚范围 | 第29-32页 | 
| (三)巫蛊观念是苗族婚姻不可跨越的鸿沟 | 第32-36页 | 
| (四)母舅权威是婚姻成功的关键 | 第36-40页 | 
| 四、结论:人类学话语中的情理婚姻 | 第40-44页 | 
| (一)情理婚姻的实质 | 第40-41页 | 
| (二)在地方性情景中认识情理婚姻 | 第41-42页 | 
| (三)传统社会如何面对婚姻危机 | 第42-43页 | 
| (四)从学理上对话情理婚姻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 附录一 | 第47-48页 | 
| 附录二 | 第48-49页 |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