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传奇中净脚的研究--以《六十种曲》为例
|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绪论 | 第10-16页 |
| 第一节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 第一章 “净”之名称的众说纷纭 | 第16-22页 |
| 第一节 反义说 | 第16-17页 |
| 第二节 市语说 | 第17页 |
| 第三节 参军促音说 | 第17-19页 |
| 第四节 “靓妆”说 | 第19-20页 |
| 第五节 傩佛说 | 第20页 |
| 第六节 以“净”代“晋”说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净脚的渊源流变 | 第22-34页 |
| 第一节 宋金杂剧——副末、副净 | 第22-25页 |
| 第二节 元杂剧——净脚形成 | 第25-29页 |
| 第三节 元末南戏——净脚的进一步发展 | 第29-31页 |
| 第四节 明传奇——净、丑分化 | 第31-34页 |
| 第三章 明传奇中净脚扮演的人物形象及类型 | 第34-52页 |
| 第一节 净脚扮演人物形象分析 | 第34-43页 |
| 一、市井乡民 | 第34-37页 |
| 二、底层官吏与下层奴仆 | 第37-38页 |
| 三、算命先生与滑稽庸医 | 第38-39页 |
| 四、神魔鬼怪与僧道尼姑 | 第39-41页 |
| 五、女性脚色形象 | 第41-43页 |
| 第二节 明传奇中净脚塑造的人物类型 | 第43-52页 |
| 一、滑稽讽刺喜剧形象 | 第44-45页 |
| 二、正剧反面人物 | 第45-48页 |
| 三、正剧正面英雄人物 | 第48-52页 |
| 第四章 明传奇中净脚的社会作用 | 第52-64页 |
| 第一节 净脚的教化功能 | 第52-56页 |
| 一、张扬人性之善 | 第52-54页 |
| 二、揭露、讽刺社会之黑暗 | 第54-56页 |
| 第二节 金钱驱使下人性的扭曲 | 第56-61页 |
| 第三节 生命意识的复归与张扬 | 第61-64页 |
| 第五章 明传奇中净脚的表演艺术 | 第64-74页 |
| 第一节 插科打诨 | 第64-71页 |
| 一、“科介”表演 | 第64-67页 |
| 二、“打诨”表演 | 第67-71页 |
| 第二节 脸谱及化妆 | 第71-74页 |
| 结语 | 第74-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 附录A | 第78-84页 |
| 附录B | 第84-86页 |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86-88页 |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