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结构理论、计算论文--结构荷载与结构承载力论文

多层高位货架承载力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钢货架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冷弯薄壁立柱研究第11-13页
        1.2.2 货架连接节点研究第13-14页
        1.2.3 货架整体结构性能研究第14-15页
    1.3 课题的提出第15-16页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第16-18页
        1.4.1 研究思路第16页
        1.4.2 主要工作第16-18页
第二章 组装式货架构件承载力确定第18-39页
    2.1 组装式货架概况第18-24页
        2.1.1 组装式货架几何尺寸第18-19页
        2.1.2 货架材料属性及构件截面特性第19-20页
        2.1.3 单元选取第20-24页
    2.2 确定构件承载力标准第24页
    2.3 层板承载力确定第24-27页
        2.3.1 货物存储方式第24-25页
        2.3.2 层板有限元模型第25-26页
        2.3.3 层板承载力分析结果第26-27页
    2.4 横梁承载力确定第27-31页
        2.4.1 中梁承载力确定第27-29页
        2.4.2 边梁承载力确定第29-31页
    2.5 梁柱节点承载力确定第31-36页
        2.5.1 挂钩式梁柱节点第31-32页
        2.5.2 确定梁柱节点承载力的方法第32-34页
        2.5.3 中梁节点承载力确定第34-35页
        2.5.4 边梁节点承载力确定第35-36页
    2.6 货架单层承载力确定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三章 组装式货架静态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第39-51页
    3.1 货架有限元模型第39-41页
        3.1.1 单元选取第39页
        3.1.2 施加荷载与约束第39-40页
        3.1.3 货架纵向跨数的选取第40-41页
        3.1.4 整体模型确立第41页
    3.2 梁柱节点连接方式对承载力的影响第41-44页
    3.3 层高对承载力的影响第44-46页
    3.4 斜支撑布置方式对承载力的影响第46-48页
    3.5 货物摆放位置对承载力的影响第48-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组装式货架整体稳定性分析第51-61页
    4.1 稳定性概述第51页
    4.2 非线性分析理论第51-53页
        4.2.1 材料非线性第52-53页
        4.2.2 几何非线性第53页
        4.2.3 状态非线性第53页
    4.3 整体稳定性分析方法第53-56页
        4.3.1 特征值屈曲分析理论第54-55页
        4.3.2 非线性屈曲分析理论第55-56页
    4.4 特征值屈曲分析第56-58页
        4.4.1 荷载加载方式第56页
        4.4.2 特征值屈曲分析结果第56-58页
    4.5 非线性屈曲分析第58-60页
        4.5.1 非线性材料属性第58页
        4.5.2 非线性屈曲分析结果第58-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五章 组装式货架整体抗震分析第61-82页
    5.1 模态分析第61-64页
        5.1.1 模态分析基本原理第61-62页
        5.1.2 模态分析结果第62-64页
    5.2 反应谱分析第64-73页
        5.2.1 反应谱分析基本理论第64-66页
        5.2.2 反应谱分析基本参数的确定第66-69页
        5.2.3 反应谱分析结果第69-73页
    5.3 时间历程分析第73-80页
        5.3.1 时间历程分析基本理论第73-74页
        5.3.2 阻尼的取值第74-75页
        5.3.3 地震波的选取第75-76页
        5.3.4 时程分析结果第76-80页
    5.4 结果对比第80-81页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2-84页
    6.1 结论第82页
    6.2 展望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87页
致谢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厚冲积层盾构隧道过井施工技术风险研究及应用
下一篇:求解模糊不确定粘弹性问题的时域自适应比例边界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