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对比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1页 |
1.2 对标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标准的定义与作用 | 第11页 |
1.2.2 标准的分类 | 第11-13页 |
1.2.3 标准的体系 | 第13页 |
1.2.4 中外标准对比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论文的组织架构 | 第14-16页 |
第2章 标准条款内容对比 | 第16-58页 |
2.1 标准内容对比结构 | 第16-18页 |
2.2 对比对象 | 第18-20页 |
2.3 各施工过程相关条款差异 | 第20-55页 |
2.3.1 铺筑前准备 | 第20-21页 |
2.3.2 模板 | 第21-24页 |
2.3.3 拌和 | 第24-25页 |
2.3.4 运输与卸料 | 第25-28页 |
2.3.5 振捣 | 第28-32页 |
2.3.6 碾压 | 第32-35页 |
2.3.7 成缝 | 第35-37页 |
2.3.8 层、缝面处理 | 第37-39页 |
2.3.9 养护 | 第39-42页 |
2.3.10 温控 | 第42-44页 |
2.3.11 雨季施工 | 第44-46页 |
2.3.12 质量评定 | 第46-49页 |
2.3.13 试样现场制作与试验 | 第49-55页 |
2.4 小结 | 第55-58页 |
第3章 标准行文及体系对比 | 第58-81页 |
3.1 行文及体系对比结构 | 第58-59页 |
3.2 对比对象 | 第59-60页 |
3.3 标准行文及体系评价 | 第60-79页 |
3.3.1 要求严格程度 | 第60-69页 |
3.3.2 叙述具体程度 | 第69-74页 |
3.3.3 协调程度与先进性 | 第74-79页 |
3.4 小结 | 第79-81页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1-84页 |
4.1 研究结论 | 第81-82页 |
4.2 创新点 | 第82-83页 |
4.3 研究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