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3 研究述评 | 第12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2-15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阿拉善盟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 第15-24页 |
2.1 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概况 | 第15-16页 |
2.1.1 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概念和类型 | 第15页 |
2.1.2 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 | 第15-16页 |
2.2 阿拉善盟基本情况 | 第16-21页 |
2.2.1 地形地貌、气候特点以及动植物资源情况 | 第17-18页 |
2.2.2 阿拉善盟经济情况 | 第18-21页 |
2.3 阿拉善盟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概况 | 第21-22页 |
2.3.1 发展概况 | 第22页 |
2.3.2 经营范围 | 第22页 |
2.3.3 发展水平 | 第22页 |
2.4 政策支持 | 第22-24页 |
2.4.1 政府支持政策 | 第22-23页 |
2.4.2 税收优惠政策 | 第23-24页 |
第三章 阿拉善盟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 第24-29页 |
3.1 阿拉善盟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优势分析 | 第24-25页 |
3.1.1 生长环境发展优势 | 第24页 |
3.1.2 人力资源优势 | 第24页 |
3.1.3 经济发展优势 | 第24页 |
3.1.4 政策支持优势 | 第24-25页 |
3.1.5 科研优势 | 第25页 |
3.1.6 对外宣传优势 | 第25页 |
3.2 阿拉善盟农牧民合作社的劣势分析 | 第25-29页 |
3.2.1 农牧民对合作社认知不足,缺少科学技术人才 | 第25-26页 |
3.2.2 合作社量多质低,运作方式不成熟、不规范 | 第26页 |
3.2.3 过于依赖政府扶持帮助,资金少、融资难成为发展瓶颈 | 第26-27页 |
3.2.4 政策宣传不到位,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 第27页 |
3.2.5 办社目的不单纯,存在假、空合作社 | 第27-29页 |
第四章 阿拉善盟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典型案例研究 | 第29-38页 |
4.1 政府推动型合作社 | 第29-30页 |
4.1.1 合作社发展概况 | 第29页 |
4.1.2 合作社经营模式 | 第29-30页 |
4.1.3 合作社内部管理 | 第30页 |
4.1.4 合作社发展经验 | 第30页 |
4.2 龙头带动型合作社 | 第30-32页 |
4.2.1 合作社发展概况 | 第30-31页 |
4.2.2 合作社经营模式 | 第31页 |
4.2.3 合作社内部管理 | 第31-32页 |
4.2.4 合作社发展经验 | 第32页 |
4.3 自发组建型合作社 | 第32-33页 |
4.3.1 合作社发展概况 | 第32页 |
4.3.2 合作社经营模式 | 第32页 |
4.3.3 合作社内部管理 | 第32-33页 |
4.3.4 合作社发展经验 | 第33页 |
4.4 农户联合型合作社 | 第33-35页 |
4.4.1 合作社发展概况 | 第33页 |
4.4.2 合作社经营模式 | 第33-34页 |
4.4.3 合作社内部管理 | 第34页 |
4.4.4 合作社发展经验 | 第34-35页 |
4.5 不同类型合作社的比较 | 第35页 |
4.6 阿拉善盟地方特色农牧民专业合作 | 第35-38页 |
4.6.1 合作社发展概况 | 第35-36页 |
4.6.2 合作社经营模式 | 第36-37页 |
4.6.3 合作社发展经验 | 第37-38页 |
第五章 促进阿拉善盟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第38-42页 |
5.1 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 第38页 |
5.2 加快立法,有效促进发展 | 第38页 |
5.3 健全制度,规范内部运行 | 第38-39页 |
5.4 完善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 第39页 |
5.5 进一步优化公共设施和提供服务 | 第39-40页 |
5.6 加强合作社内部自身建设 | 第40页 |
5.7 结合地方特色发展沙产业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作者简介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