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2-13页 |
1.3 研究方法、内容和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14页 |
1.4 创新点 | 第14-15页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2.1.1 农村集体经济 | 第15页 |
2.1.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 第15-16页 |
2.1.3 村民委员会 | 第16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2.2.1 区域经济理论 | 第16-17页 |
2.2.2 乡村治理理论 | 第17-18页 |
2.2.3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8-19页 |
3 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历程 | 第19-22页 |
3.1 农业合作化时期(1949年-1956年) | 第19-20页 |
3.1.1 农业生产互助组 | 第19页 |
3.1.2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 第19-20页 |
3.2 传统农村集体经济时期(1956年-1978年) | 第20页 |
3.2.1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 第20页 |
3.2.2 人民公社 | 第20页 |
3.3 改革开放后农业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时期(1978年至今) | 第20-22页 |
3.3.1 农业税费改革时期 | 第20-21页 |
3.3.2 农业双层经营时期 | 第21-22页 |
4 河北省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现状 | 第22-28页 |
4.1 农村集体收入普遍偏低 | 第22-24页 |
4.2 农村集体债务问题严峻 | 第24-25页 |
4.3 农村公共设施建设不足 | 第25-26页 |
4.4 乡村振兴缺乏经济支撑 | 第26-28页 |
5 河北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28-32页 |
5.1 农村集体收入来源单一 | 第28-29页 |
5.2 人才短缺 | 第29页 |
5.3 组织弱化 | 第29-31页 |
5.4 制度供给不足 | 第31-32页 |
6 河北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典型模式分析及经验总结 | 第32-38页 |
6.1 涞水县三坡镇南峪村股份合作经济模式 | 第32-34页 |
6.1.1 南峪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 | 第32页 |
6.1.2 南峪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路径 | 第32-33页 |
6.1.3 南峪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经验总结 | 第33-34页 |
6.2 晋州市周家庄乡集体化发展模式 | 第34-35页 |
6.2.1 周家庄乡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基本概况 | 第34页 |
6.2.2 周家乡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形式 | 第34-35页 |
6.2.3 周家庄乡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经验总结 | 第35页 |
6.3 定兴县高里乡金台陈村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模式 | 第35-38页 |
6.3.1 金台陈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 第35-36页 |
6.3.2 金台陈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形式 | 第36-37页 |
6.3.3 金台陈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经验总结 | 第37-38页 |
7 河北省农村集体经济实现途径 | 第38-44页 |
7.1 开展土地流转服务 | 第38-39页 |
7.2 创办集体企业 | 第39-40页 |
7.3 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社 | 第40-41页 |
7.4 发展物业经济 | 第41-42页 |
7.5 实行集体统一经营 | 第42-44页 |
8 结论及展望 | 第44-46页 |
8.1 主要结论 | 第44-45页 |
8.2 未来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 第48-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