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2-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4页 |
1.4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 第14-16页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6页 |
2.1.1 玉米种植业 | 第16页 |
2.1.2 竞争力 | 第16页 |
2.1.3 产业竞争力 | 第16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2.2.1 生产效率理论 | 第16-17页 |
2.2.2 比较优势理论 | 第17页 |
2.2.3 钻石模型理论 | 第17-19页 |
3 河北省玉米种植业发展现状 | 第19-24页 |
3.1 河北省玉米播种面积 | 第19页 |
3.2 河北省玉米产量 | 第19-20页 |
3.3 玉米种植区域布局 | 第20-22页 |
3.4 玉米种植品种构成 | 第22页 |
3.5 玉米种植业消费构成 | 第22-24页 |
4 河北省玉米种植业竞争力比较优势分析 | 第24-32页 |
4.1 生产要素优势分析 | 第24-25页 |
4.2 需求条件优势分析 | 第25-27页 |
4.3 相关支持产业优势分析 | 第27-28页 |
4.4 产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对手优势分析 | 第28-30页 |
4.5 机遇与政府方面的优势分析 | 第30-32页 |
5 玉米种植业竞争优势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 | 第32-43页 |
5.1 竞争力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 第32页 |
5.2 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建立 | 第32-36页 |
5.2.1 生产要素竞争力(Xij) | 第34页 |
5.2.2 需求条件竞争力(Yij) | 第34-35页 |
5.2.3 相关支持产业竞争力(Pij) | 第35页 |
5.2.4 产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对手竞争力(Qij) | 第35-36页 |
5.3 竞争力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36-37页 |
5.4 河北省玉米种植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 第37-43页 |
5.4.1 生产要素竞争力分析 | 第37-38页 |
5.4.2 需求条件竞争力评价 | 第38页 |
5.4.3 相关支持产业竞争力评价 | 第38-39页 |
5.4.4 产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对手竞争力评价 | 第39-40页 |
5.4.5 综合竞争力评价 | 第40-43页 |
6 河北省玉米种植业竞争力的制约因素 | 第43-46页 |
6.1 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 | 第43-44页 |
6.2 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程度低 | 第44页 |
6.3 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 | 第44-45页 |
6.4 玉米加工企业深加工能力较弱 | 第45页 |
6.5 玉米差价补贴制度不完善 | 第45-46页 |
7 提高河北省玉米种植业竞争力对策建议 | 第46-48页 |
7.1 加大培养农业科技人员数量 | 第46页 |
7.2 注重玉米种植业规模化经营 | 第46页 |
7.3 健全利益联结机制 | 第46-47页 |
7.4 优化河北省玉米种植种结构和产业结构 | 第47页 |
7.5 加大政策性支持 | 第47-48页 |
8 结论与不足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作者简历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详细摘要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