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30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介电材料概述 | 第11-16页 |
1.2.1 介电材料的基本概念 | 第11-14页 |
1.2.2 介电材料的极化机理 | 第14-15页 |
1.2.3 介电性能的影响因素 | 第15-16页 |
1.3 介电材料的研究种类 | 第16-21页 |
1.3.1 陶瓷 | 第16-17页 |
1.3.2 聚合物 | 第17-18页 |
1.3.3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 | 第18-21页 |
1.4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 第21-27页 |
1.4.1 无机纳米粒子的无机表面修饰和有机表面修饰 | 第21-24页 |
1.4.2 介电常数理论计算 | 第24-25页 |
1.4.3 界面极化理论模型 | 第25-27页 |
1.5 液晶高分子概述 | 第27-28页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第2章 不同含氟液晶高分子包覆BaTiO_3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复合材料的介电储能性能研究 | 第30-48页 |
2.1 引言 | 第30-31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1-35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31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31-32页 |
2.2.3 单体的合成 | 第32-33页 |
2.2.4 RAFT试剂4-氰基戊酸二硫代苯甲酸的活化 | 第33页 |
2.2.5 含氟聚合物包覆纳米BaTiO_3颗粒的制备 | 第33-34页 |
2.2.6 P(VDF-TrFE-CTFE)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34-3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5-46页 |
2.3.1 四种纳米核-壳结构BaTiO_3@liquid crystalline fluoro-polymer颗粒的制备与表征 | 第35-40页 |
2.3.2 四种聚合物基纳米BaTiO_3@liquid crystalline fluoro-polymer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第40-41页 |
2.3.3 四种聚合物基纳米BaTiO_3@liquid crystalline fluoro-polymer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研究 | 第41-44页 |
2.3.4 四种聚合物基纳米BaTiO_3@liquid crystalline fluoro-polymer复合材料储能性能研究 | 第44-4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3章 不同包覆层厚度的BaTiO_3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复合材料介电储能性能研究 | 第48-63页 |
3.1 引言 | 第4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8-52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48-49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49-50页 |
3.2.3 RAFT试剂4-氰基戊酸二硫代苯甲酸的活化 | 第50页 |
3.2.4 不同包覆层厚度的纳米钛酸钡颗粒的制备 | 第50-51页 |
3.2.5 P(VDF-TrFE-CTFE)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51-5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2-62页 |
3.3.1 三种不同壳层厚度的纳米BaTiO_3@rigid-fluoro-polymer颗粒的制备与表征 | 第52-54页 |
3.3.2 三种不同壳层厚度的聚合物基纳米BaTiO_3@rigid-fluoro-polymer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第54-55页 |
3.3.3 三种不同壳层厚度的聚合物基纳米BaTiO_3@rigid-fluoro-polymer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研究 | 第55-58页 |
3.3.4 三种不同壳层厚度的聚合物基纳米BaTiO_3@rigid-fluoro-polymer复合材料的储能性能研究 | 第58-6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附录A 个人简介、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