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

铝掺杂氧化锌气敏传感器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引言第9页
    1.2 气敏传感器的种类第9-11页
        1.2.1 半导体气敏传感器第9-10页
        1.2.2 热传导式气敏传感器第10页
        1.2.3 催化燃烧式气敏传感器第10页
        1.2.4 电化学气敏传感器第10页
        1.2.5 光学式气敏传感器第10-11页
    1.3 气敏传感器的发展历程第11页
    1.4 气敏传感器的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1-13页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第13-15页
第二章 铝掺杂氧化锌气敏材料的制备与表征第15-27页
    2.1 氧化锌材料综述第15-16页
    2.2 氧化锌材料应用第16页
    2.3 氧化锌薄膜制备方法与原理简介第16-18页
        2.3.1 溶胶凝胶法第16-17页
        2.3.2 电化学沉积法第17页
        2.3.3 化学气相沉积法第17-18页
        2.3.4 磁控溅射法第18页
    2.4 本实验气敏薄膜制备与元件制作第18-22页
        2.4.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18-19页
        2.4.2 制备工艺第19-21页
        2.4.3 厚膜气敏传感器的制备第21-22页
    2.5 材料表征第22-27页
        2.5.1 X射线衍射表征第22-23页
        2.5.2 SEM表征第23-24页
        2.5.3 光谱表征第24页
        2.5.4 气敏测试系统表征第24-27页
第三章 铝掺杂氧化锌气敏特性分析与讨论第27-43页
    3.1 掺杂量对气敏特性的影响第28-33页
        3.1.1 掺杂量对光谱特性的影响第28-30页
        3.1.2 掺杂量对晶相的影响第30-31页
        3.1.3 掺杂量对微观形貌的影响第31-32页
        3.1.4 掺杂量对灵敏度的影响第32-33页
    3.2 退火温度对气敏特性的影响第33-36页
        3.2.1 退火温度对晶相的影响第33-34页
        3.2.2 退火温度对微观形貌的影响第34-35页
        3.2.3 退火温度对灵敏度的影响第35-36页
    3.3 工作温度对气敏特性的影响第36-38页
    3.4 铝掺杂氧化锌传感器对不同气体的选择性分析第38-39页
    3.5 丙酮浓度对气敏特性的影响第39-40页
    3.6 紫外光与黑暗条件下铝掺杂氧化锌气敏特性对比分析第40-41页
    3.7 气敏稳定性的研究第41-42页
    3.8 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气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第43-51页
    4.1 气敏机理概论第43-44页
    4.2 光增强气敏性能机理第44-45页
    4.3 本课题气敏机理讨论第45-51页
        4.3.1 气敏反应过程第45-46页
        4.3.2 掺杂影响气敏性能的原理第46-47页
        4.3.3 紫外光激发增强气敏性能原理第47-51页
第五章 结论第51-53页
    5.1 课题结论第51-52页
    5.2 展望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9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59-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功能触屏遥控器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Linux和Android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