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25页 |
1 园林地被植物的抗旱机制研究进展 | 第13-21页 |
·园林地被植物形态结构特征对其抗旱性的影响 | 第13-15页 |
·根系 | 第13-14页 |
·叶片 | 第14-15页 |
·园林地被植物抗旱性生理生化机制研究 | 第15-19页 |
·园林地被植物的光合特性与抗旱性的研究 | 第15页 |
·细胞质膜透性与园林地被植物抗旱性 | 第15-16页 |
·渗透调节与园林地被植物抗旱性 | 第16-17页 |
·细胞膜透性与活性氧代谢 | 第17-19页 |
·园林地被植物抗旱分子生物学与抗旱机制研究 | 第19-21页 |
·抗旱蛋白 | 第19-20页 |
·逆境信号转导 | 第20页 |
·抗旱基因 | 第20-21页 |
·提高园林地被植物抗旱性的途径 | 第21页 |
·遗传育种 | 第21页 |
·抗旱锻炼 | 第21页 |
·种子处理 | 第21页 |
2 本实验中几种园林地被植物的特征和分布 | 第21-24页 |
·萱草的特征和分布 | 第21-22页 |
·鸢尾的特征和分布 | 第22页 |
·沿阶草的特征和分布 | 第22-23页 |
·吉祥草的特征和分布 | 第23页 |
·薄荷的特征和分布 | 第23-24页 |
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4-25页 |
第二章 PEG胁迫下几种园林地被植物的形态变化 | 第25-3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5-26页 |
·实验材料 | 第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5-26页 |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26页 |
·PEG胁迫下叶片的形态的观察 | 第26页 |
·PEG胁迫伤害调查 | 第26页 |
·根系生长状况与根系活力的测定 | 第26页 |
2 结果分析 | 第26-32页 |
·PEG胁迫下叶片形态的观察 | 第26-29页 |
·叶长 | 第27-28页 |
·叶宽 | 第28-29页 |
·PEG胁迫对叶片的伤害 | 第29-30页 |
·根系生长状况和根系活力 | 第30-32页 |
·新根生长状况 | 第30-31页 |
·PEG胁迫下几种园林地被植物的根系活力 | 第31-32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32-34页 |
第三章 PEG胁迫下几种园林地被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 | 第34-53页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4-36页 |
·实验材料 | 第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页 |
·测定的指标与方法 | 第34-36页 |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34-35页 |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 第35页 |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第35页 |
·膜透性的测定 | 第35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测定 | 第35-36页 |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 第36页 |
2 结果分析 | 第36-50页 |
·PEG胁迫对几种园林地被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6-38页 |
·PEG胁迫对几种园林地被植物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第38-43页 |
·PEG胁迫对几种园林地被植物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38-40页 |
·PEG胁迫对几种园林地被植物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40-43页 |
·PEG胁迫对几种园林地被植物膜透性的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 | 第43-50页 |
·PEG胁迫对几种园林地被植物膜透性变化的影响 | 第43-45页 |
·PEG胁迫对几种园林地被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45-48页 |
·PEG胁迫对几种园林地被植物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48-50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50-53页 |
第四章 几种园林地被植物的抗旱性综合评价与讨论 | 第53-57页 |
1 数据分析于方法 | 第53-54页 |
2 生理生化指标的主成份分析 | 第54-55页 |
3 隶属函数分析和权重的确定 | 第55-56页 |
4 讨论与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全文的总结与创新 | 第57-61页 |
1 结论 | 第57-59页 |
2 创新点、问题与展望 | 第59-61页 |
·创新点 | 第59页 |
·问题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缩略词表 | 第67-68页 |
附图 | 第68-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作者简历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