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放电和高能球磨法可控制备纳米硅颗粒及性能表征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注释表 | 第10-11页 |
缩略词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引言 | 第12页 |
1.2 纳米材料简介 | 第12-15页 |
1.2.1 纳米材料的特性 | 第13页 |
1.2.2 纳米材料的应用 | 第13-14页 |
1.2.3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4-15页 |
1.3 纳米硅颗粒制备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4 论文研究意义与主要工作 | 第17-19页 |
1.4.1 论文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4.2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火花放电法制备纳米硅颗粒 | 第19-38页 |
2.1 火花放电法制备纳米硅颗粒原理 | 第19-21页 |
2.1.1 火花放电法原理 | 第19-20页 |
2.1.2 纳米硅颗粒的形成机制 | 第20-21页 |
2.2 工件表面温度场数值模拟 | 第21-25页 |
2.2.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21-23页 |
2.2.2 温度场仿真分析与结果讨论 | 第23-25页 |
2.3 火花放电法制备纳米硅颗粒试验研究 | 第25-34页 |
2.3.1 硅的基本形式 | 第25-27页 |
2.3.2 试验系统的建立 | 第27-28页 |
2.3.3 放电参数对纳米硅颗粒产率的影响 | 第28-32页 |
2.3.4 放电参数对电极损耗的影响 | 第32-33页 |
2.3.5 放电参数对产物氧含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2.4 不同掺杂特性纳米硅颗粒的可控制备 | 第34-35页 |
2.5 纳米硅颗粒的收集及提纯 | 第35-36页 |
2.5.1 纳米硅颗粒的收集 | 第35-36页 |
2.5.2 纳米硅颗粒的提纯 | 第3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 火花放电和高能球磨法高效制备纳米硅颗粒 | 第38-54页 |
3.1 组合法制备纳米硅颗粒原理 | 第38-40页 |
3.1.1 高能球磨法原理 | 第38-39页 |
3.1.2 表面活性剂分散机理 | 第39-40页 |
3.2 组合法制备纳米硅颗粒试验研究 | 第40-45页 |
3.2.1 试验系统的建立 | 第40-41页 |
3.2.2 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41-45页 |
3.3 组合法制备纳米硅颗粒工艺研究 | 第45-53页 |
3.3.1 火花放电法制备微米级硅粉工艺研究 | 第45-49页 |
3.3.2 高能球磨法制备纳米硅颗粒工艺研究 | 第49-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纳米硅颗粒性能表征 | 第54-64页 |
4.1 测试仪器介绍 | 第54页 |
4.2 纳米硅颗粒微观结构表征 | 第54-57页 |
4.2.1 纳米硅颗粒SEM测试 | 第54-55页 |
4.2.2 纳米硅颗粒TEM测试 | 第55-56页 |
4.2.3 纳米硅颗粒XRD测试 | 第56-57页 |
4.3 纳米硅颗粒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57-63页 |
4.3.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第57-59页 |
4.3.2 电极片制备及纽扣电池组装 | 第59页 |
4.3.3 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59-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5.1 论文完成的工作总结 | 第64页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