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法律思考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 第14-16页 |
·研究的基本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15-16页 |
第2章 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概述 | 第16-21页 |
·上市公司内部监督的内涵及特征 | 第16-18页 |
·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内涵 | 第16-17页 |
·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特征 | 第17-18页 |
·上市公司内部监督的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代理成本理论 | 第18-19页 |
·分权制衡理论 | 第19-20页 |
·股东权利保护理论 | 第20-21页 |
第3章 对境外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考察 | 第21-27页 |
·境外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介绍及评述 | 第21-25页 |
·德国单一监事会模式 | 第21-22页 |
·美国单一独立董事模式 | 第22-24页 |
·日本单一独立董事制度和二者并存制度择一模式 | 第24-25页 |
·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启示 | 第25-27页 |
第4章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现状与问题 | 第27-35页 |
·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模式的选择 | 第27页 |
·监事会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 第27-31页 |
·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的发展历程与现今实践状况 | 第27-28页 |
·监事会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31页 |
·独立董事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 第31-34页 |
·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相关规定及实施情况 | 第31页 |
·独立董事制度在实践过程中的不足 | 第31-34页 |
·监事会制度与独立董事制度的不协调 | 第34-35页 |
第5章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建议 | 第35-44页 |
·完善我国监事会制度的建议 | 第35-39页 |
·人员组成合理化和选任科学化方面的建议 | 第35-37页 |
·监事会的具体职权应予以加强 | 第37-38页 |
·完善监事会的约束激励机制 | 第38-39页 |
·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方面的建议 | 第39-42页 |
·加强独立董事任免独立性的建议 | 第39-40页 |
·加强独立董事的实体权力 | 第40-41页 |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约束激励机制 | 第41-42页 |
·监事会制度与独立董事制度的协调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