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3页 |
1.1 引言 | 第13-14页 |
1.2 太阳能集光器的研究现状 | 第14-27页 |
1.2.1 聚光光电转换 | 第14-15页 |
1.2.2 荧光太阳能集光器(LSCs)简介 | 第15-22页 |
1.2.3 LSCs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 第22-27页 |
1.3 金属增强荧光效应 | 第27-31页 |
1.3.1 几个基本概念 | 第28-29页 |
1.3.1.1 荧光猝灭 | 第28页 |
1.3.1.2 Forster能量转移 | 第28-29页 |
1.3.2 金属增强荧光现象的产生机理 | 第29-31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31-33页 |
第二章 以PMMA为主体材料的荧光太阳能集光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33-57页 |
2.1 引言 | 第33-34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4-40页 |
2.2.1 有机染料DCJTB的配制 | 第34-35页 |
2.2.2 LSCs光波导材料的制备 | 第35-38页 |
2.2.3 样品电学性能测试模型的提出及LSC的组装 | 第38-39页 |
2.2.4 样品表征 | 第39-40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0-55页 |
2.3.1 有机染料DCJTB的光学性能分析 | 第40-41页 |
2.3.2 有机染料DCJTB荧光量子产率的计算 | 第41-43页 |
2.3.3 掺杂有机染料DCJTB的PMMA光学性能 | 第43-50页 |
2.3.3.1 红外光谱 | 第43-44页 |
2.3.3.2 透过光谱 | 第44-45页 |
2.3.3.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第45-47页 |
2.3.3.4 荧光发射光谱 | 第47-50页 |
2.3.4 掺杂有机染料DCJTB的PMMA的LSC对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50-55页 |
2.3.4.1 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性能表征 | 第50-51页 |
2.3.4.2 不同浓度染料DCJTB的LSC对太阳能电池性能表征 | 第51-54页 |
2.3.4.3 不同浓度染料DCJTB的LSC的IPCE测试结果 | 第54-55页 |
2.4 小结 | 第55-57页 |
第三章 掺杂Ag纳米颗粒的LSCs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57-84页 |
3.1 引言 | 第57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7-59页 |
3.2.1 Ag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57-58页 |
3.2.2 掺Ag纳米颗粒的LSCs样品制备 | 第58-59页 |
3.2.3 Ag纳米颗粒光学性能与微观结构表征 | 第5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9-82页 |
3.3.1 样品的外观分析 | 第59-60页 |
3.3.2 Ag纳米颗粒紫外可见吸收及TEM分析 | 第60-62页 |
3.3.3 染料浓度对LSCs的光电性能影响 | 第62-74页 |
3.3.3.1 不同染料浓度对掺Ag纳米颗粒的LSCs的光学性能影响 | 第62-71页 |
3.3.3.2 不同染料浓度的掺Ag纳米颗粒的LSCs对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71-73页 |
3.3.3.3 不同染料浓度的掺Ag纳米颗粒的LSCs的IPCE测试分析 | 第73-74页 |
3.3.4 Ag纳米颗粒掺入量对LSCs光电性能影响 | 第74-82页 |
3.3.4.1 不同Ag纳米颗粒浓度的LSCs光学性能的表征 | 第74-79页 |
3.3.4.2 不同Ag纳米颗粒浓度的LSCs对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79-81页 |
3.3.4.3 不同Ag纳米颗粒浓度的LSCs的IPCE测试分析 | 第81-82页 |
3.4 小结 | 第82-84页 |
第四章 旋涂法制备薄膜荧光太阳能集光器及其性能研究 | 第84-99页 |
4.1 引言 | 第84-85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85-86页 |
4.2.1 薄膜LSCs样品的制备 | 第85-86页 |
4.2.1.1 玻璃基底的清洗 | 第85页 |
4.2.1.2 旋涂镀膜制备薄膜LSCs | 第85-86页 |
4.2.2 薄膜LSCs的组装及样品性能测试 | 第8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86-98页 |
4.3.1 旋涂法制备薄膜LSCs的形貌分析 | 第86-87页 |
4.3.2 薄膜LSC染料膜的光学性能的表征 | 第87-89页 |
4.3.3 薄膜LSCs厚度对光学性能的影响 | 第89-95页 |
4.3.3.1 红外光谱 | 第89-90页 |
4.3.3.2 透过光谱 | 第90页 |
4.3.3.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第90-92页 |
4.3.3.4 荧光发射光谱 | 第92-94页 |
4.3.3.5 薄膜LSCs的荧光量子效率及斯托克位移 | 第94-95页 |
4.3.4 薄膜LSCs对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95-98页 |
4.4 小结 | 第98-99页 |
第五章 掺Au薄膜LSCs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第99-113页 |
5.1 引言 | 第99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99-101页 |
5.2.1 Au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99-100页 |
5.2.2 掺入Au纳米颗粒的薄膜LSCs的制备及组装 | 第100-101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101-112页 |
5.3.1 Au纳米颗粒紫外可见吸收及TEM分析 | 第101-102页 |
5.3.2 掺Au薄膜LSCs的形貌分析 | 第102-104页 |
5.3.3 掺Au薄膜LSCs的光学性能表征 | 第104-109页 |
5.3.3.1 透过光谱 | 第104-105页 |
5.3.3.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第105-106页 |
5.3.3.3 荧光发射光谱 | 第106-107页 |
5.3.3.4 掺有Au纳米颗粒的薄膜LSCs样品的荧光增强性能分析 | 第107-109页 |
5.3.4 不同Au纳米颗粒浓度的薄膜LSC对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109-112页 |
5.4 小结 | 第112-11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3-116页 |
6.1 结论 | 第113-114页 |
6.2 展望 | 第114-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24页 |
附录 博士期间已发表及待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4-125页 |
致谢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