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建筑空间需求的演进与解读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2页 |
附表索引 | 第12-13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3-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重返空间话题 | 第13-14页 |
·当代建筑思潮动态 | 第14-15页 |
·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 第15-16页 |
·关于"空间需求" | 第15页 |
·关于"当代"的时间维度 | 第15-16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7页 |
·研究与写作的框架 | 第17-19页 |
第2章 空间观念与当代建筑思潮的演进 | 第19-31页 |
·空间观念的演进 | 第19-22页 |
·当代建筑思潮的演进 | 第22-29页 |
·二战后初期现代主义与实验性建筑思潮初端 | 第22-23页 |
·多元化建筑思潮的演进 | 第23-25页 |
·后现代派的兴起与失落 | 第23页 |
·新理性主义的发展 | 第23-24页 |
·解构主义的风行 | 第24-25页 |
·地方主义与高技派 | 第25页 |
·当代建筑的批判与反思 | 第25-29页 |
·新现代主义风格的成熟 | 第25-26页 |
·批判性地域主义的反思 | 第26-27页 |
·建筑现象学的进展 | 第27-28页 |
·渐行渐远的"乌托邦"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3章 空间需求在当代建筑中的认识观及设计观念 | 第31-45页 |
·当代建筑空间需求的认识观 | 第31-38页 |
·信息社会的背景分析 | 第31-33页 |
·社会背景 | 第31-32页 |
·科学背景 | 第32页 |
·艺术背景 | 第32-33页 |
·人文背景 | 第33页 |
·经典建筑空间理论综述 | 第33-35页 |
·注重空间需求的相关建筑师及其思想 | 第35-38页 |
·弗兰克·盖里 | 第35-36页 |
·莱姆·库哈斯 | 第36-37页 |
·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 | 第37-38页 |
·当代建筑空间需求的设计观念 | 第38-43页 |
·文脉与反文脉 | 第38-39页 |
·波普化 | 第39-41页 |
·拼贴与复制 | 第40-41页 |
·变异的形体 | 第41页 |
·影像化 | 第41-43页 |
·空间"蒙太奇" | 第41-42页 |
·表皮的意义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4章 当代建筑空间需求的创作手法分析 | 第45-61页 |
·动态性 | 第45-50页 |
·空间的流动特征 | 第45-47页 |
·透明性与半透明 | 第47-48页 |
·建筑结构的动态特征 | 第48-50页 |
·不明确性 | 第50-54页 |
·形式的不明确性 | 第50-51页 |
·功能的不明确性 | 第51-52页 |
·方法的不明确性 | 第52-54页 |
·"未完成"性 | 第54-58页 |
·复杂性与普遍性 | 第54-55页 |
·"过程"与"移动"的概念 | 第55-57页 |
·与建构观念相关 | 第57-58页 |
·非线性形态 | 第58-59页 |
·非线性相关理论 | 第58-59页 |
·非线性建筑实践 | 第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