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9-10页 |
1.2.1 个人贷款 | 第9-10页 |
1.2.2 产品创新 | 第10页 |
1.3 研究思路、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 第10-13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0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0-11页 |
1.3.3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4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3-14页 |
1.4.1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13页 |
1.4.2 本文的不足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述评 | 第14-21页 |
2.1 相关理论 | 第14-16页 |
2.1.1 信用脆弱理论 | 第14页 |
2.1.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4-15页 |
2.1.3 预期收益理论 | 第15页 |
2.1.4 创新理论 | 第15-16页 |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6-21页 |
2.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6-17页 |
2.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7-20页 |
2.2.3 文献评论 | 第20-21页 |
第三章 苏州A银行个人贷款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 第21-28页 |
3.1 苏州A银行个贷业务发展环境分析 | 第21-24页 |
3.1.1 外部环境分析 | 第21-23页 |
3.1.2 内部环境分析 | 第23-24页 |
3.2 苏州A银行个人贷款市场规模分析 | 第24-2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四章 苏州A银行个贷产品创新的现状分析 | 第28-38页 |
4.1 苏州A银行创新型个贷产品分析 | 第28-30页 |
4.2 苏州A银行创新型个贷产品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0-33页 |
4.2.1 准入门槛升高 | 第30页 |
4.2.2 个人贷款在信贷资产类业务中占比较低 | 第30-31页 |
4.2.3 个人住房贷款占个人贷款比重较高 | 第31-32页 |
4.2.4 系统开发技术能力薄弱 | 第32-33页 |
4.3 苏州A银行创新型个贷产品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3-36页 |
4.3.1 银行与客户信息不对称 | 第33页 |
4.3.2 历史原因导致个人贷款业务比重低 | 第33-35页 |
4.3.3 业务起源造成个人住房贷款占个人贷款业务比重过高 | 第35-36页 |
4.3.4 客户需求的不断复杂化 | 第3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五章 国内外银行个贷产品的创新经验借鉴 | 第38-41页 |
5.1 国外银行个贷产品的创新经验借鉴 | 第38页 |
5.2 国内银行个贷产品的创新经验借鉴 | 第38-39页 |
5.3 经验总结 | 第39-41页 |
第六章 苏州A银行个贷产品创新的拓展建议 | 第41-45页 |
6.1 创新产品设计 | 第41-42页 |
6.2 加强内外结合创新 | 第42-43页 |
6.3 重视技术开发与系统设计 | 第43-44页 |
6.4 打造创新精英团队 | 第44-45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45-47页 |
7.1 总结 | 第45页 |
7.2 个贷产品创新研究展望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