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BA公司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1.1 选题背景第9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1.3 研究方法第10-11页
        1.3.1 实地调查法第10页
        1.3.2 比较分析法第10页
        1.3.3 文献研究法第10页
        1.3.4 案例研究法第10-11页
    1.4 研究思路及论文结构第11-13页
        1.4.1 研究思路第11页
        1.4.2 论文结构第11页
        1.4.3 本文框架图第11-13页
    1.5 本文主要贡献第13-14页
第二章 纳税筹划的概况第14-24页
    2.1 纳税筹划的产生和发展第14-15页
        2.1.1 国外纳税筹划的产生和发展第14页
        2.1.2 我国纳税筹划的产生和发展第14-15页
    2.2 纳税筹划的概念第15-16页
    2.3 纳税筹划的特点第16页
        2.3.1 合法性第16页
        2.3.2 预先性第16页
        2.3.3 普遍性第16页
        2.3.4 目的性第16页
        2.3.5 经济性第16页
        2.3.6 风险性第16页
    2.4 纳税筹划的意义第16-18页
        2.4.1 对政府的意义第16-18页
        2.4.2 对纳税人的意义第18页
    2.5 纳税筹划的形式第18-19页
        2.5.1 节税筹划第18-19页
        2.5.2 避税筹划第19页
        2.5.3 税负转嫁筹划第19页
        2.5.4 涉税零风险第19页
    2.6 高新技术企业纳税筹划概况第19-24页
        2.6.1 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资格第19-20页
        2.6.2 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第20-21页
        2.6.3 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的优惠政策第21-22页
        2.6.4 高新技术企业纳税筹划的风险第22-23页
        2.6.5 高新技术企业纳税筹划的方法第23-24页
第三章 BA公司概况及纳税筹划现状分析第24-32页
    3.1 BA公司概况第24-25页
        3.1.1 BA公司简介第24页
        3.1.2 BA公司组织机构第24-25页
    3.2 BA公司的经营及纳税情况第25-26页
        3.2.1 BA公司的经营情况第25页
        3.2.2 BA公司所得税纳税情况第25-26页
    3.3 BA公司纳税筹划历程第26-27页
        3.3.1 意识尚未形成第26-27页
        3.3.2 意识被动形成第27页
        3.3.3 意识初步形成第27页
    3.4 BA公司纳税筹划存在的问题第27-29页
        3.4.1 核算方法选择不合理第27-28页
        3.4.2 节税空间利用不完善第28页
        3.4.3 费用支出归集不明确第28页
        3.4.4 优惠政策利用不充分第28-29页
    3.5 BA公司产生纳税筹划问题的原因第29-32页
        3.5.1 高层管理不重视第29页
        3.5.2 筹划机制不健全第29-30页
        3.5.3 部门相互不交流第30页
        3.5.4 税务信息不畅通第30-32页
第四章 BA公司纳税筹划方案第32-48页
    4.1 收入确认的纳税筹划第33-34页
    4.2 存货计价的纳税筹划第34-35页
    4.3 固定资产的纳税筹划第35-40页
        4.3.1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第35-38页
        4.3.2 固定资产大修理第38-40页
    4.4 比例扣除项目的纳税筹划第40-42页
        4.4.1 业务招待费和业务宣传费第40-41页
        4.4.2 职工教育经费第41-42页
    4.5 利用优惠政策的纳税筹划第42-48页
        4.5.1 公益性捐赠第42-43页
        4.5.2 研发费用第43-44页
        4.5.3 残疾人员安置第44-45页
        4.5.4 节能环保设备购买第45页
        4.5.5 专利技术转让第45-46页
        4.5.6 国债利息收入第46-48页
第五章 相关配套措施第48-52页
    5.1 广泛提高纳税筹划意识第48-49页
        5.1.1 提升管理层的认识高度第48页
        5.1.2 组建专业的纳税人才队伍第48-49页
        5.1.3 建立健全纳税筹划制度体系第49页
    5.2 充分享受产业优惠政策第49-50页
    5.3 主动配合税务机关人员第50页
    5.4 积极联系同业往来人员第50-51页
    5.5 密切关注税收政策变化第51页
    5.6 按时完成纳税申报工作第51-52页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第52-54页
    6.1 结论第52-53页
    6.2 存在的不足及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OTIC信托投贷联动业务研究
下一篇:X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业务战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