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1.1 概述 | 第9-10页 |
1.2 萱草的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1.2.1 萱草的起源与分布 | 第10-11页 |
1.2.2 萱草的食用价值 | 第11页 |
1.3 秋水仙碱的应用研究 | 第11-13页 |
1.3.1 秋水仙碱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 第11-12页 |
1.3.2 秋水仙碱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 第12-13页 |
1.4 植物中秋水仙碱的提取与检测方法 | 第13-17页 |
1.4.1 秋水仙碱的植物资源 | 第13-15页 |
1.4.2 秋水仙碱的提取方法 | 第15-16页 |
1.4.3 秋水仙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 第16-17页 |
1.5 国内外植物专类园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6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9-22页 |
1.6.1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6.2 创新点 | 第19-20页 |
1.6.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0页 |
1.6.4 研究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章 萱草种质资源收集及形态学观测 | 第22-30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2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2-25页 |
2.2.1 形态学观测 | 第22-23页 |
2.2.2 层次分析法 | 第23-25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5-29页 |
2.3.1 形态观测分析 | 第25-26页 |
2.3.2 萱草观赏性评价 | 第26-29页 |
2.4 讨论 | 第29页 |
2.5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19个萱草品种中秋水仙碱的提取、测定及其含量比较 | 第30-37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0-32页 |
3.1.1 材料 | 第30页 |
3.1.2 方法 | 第30-32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2-35页 |
3.2.1 溶剂萃取提取萱草中秋水仙碱的最佳提取体系建立 | 第32-33页 |
3.2.2 秋水仙碱含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33-34页 |
3.2.3 萱草不同部位和不同品种中秋水仙碱含量的比较 | 第34-35页 |
3.3 讨论 | 第35-36页 |
3.4 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萱草专类园—“萱草源”的规划设计 | 第37-50页 |
4.1 项目背景 | 第37-38页 |
4.1.1 地理概况 | 第37页 |
4.1.2 气候条件 | 第37-38页 |
4.1.3 交通条件 | 第38页 |
4.2 基地概况 | 第38页 |
4.3 规划设计定位 | 第38-39页 |
4.4 规划设计构思 | 第39页 |
4.5 规划结构及规划分区 | 第39-45页 |
4.5.1 规划结构 | 第39-40页 |
4.5.2 规划分区 | 第40-45页 |
4.6 专项规划设计 | 第45-50页 |
4.6.1 交通系统规划 | 第45-46页 |
4.6.3 园林小品规划 | 第46-47页 |
4.6.4 植物景观规划 | 第47-5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0-52页 |
5.1 全文结论 | 第50页 |
5.2 讨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