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层状复合金属氧化物中温吸附CO2的性能研究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3-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9页
    1.1 现代煤气化技术及CO_2/H_2分离简介第13-15页
        1.1.2 煤气化技术第13-14页
        1.1.3 CO_2燃烧前捕集第14-15页
    1.2 CO_2捕集方法简介第15-16页
    1.3 CO_2固体吸附剂第16-18页
        1.3.1 高温CO_2吸附剂第16-17页
        1.3.2 中温CO_2吸附剂第17页
        1.3.3 低温CO_2吸附剂第17-18页
    1.4 复合金属氧化物(LDO)的结构和性能第18-21页
        1.4.1 前驱体LDH的结构第18-19页
        1.4.2 前驱体LDH的性质第19-20页
        1.4.3 前驱体LDH的制备方法第20-21页
        1.4.4 LDO的制备方法第21页
    1.5 LDO在CO_2吸附方面的研究第21-26页
        1.5.1 LDO表面碱性位点及机理研究第21-23页
        1.5.2 LDO结构调节对CO_2吸附能力影响第23-24页
        1.5.3 复合纳米材料的添加对LDO的CO_2吸附能力影响第24-26页
    1.6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目的第26页
    1.7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6-29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9-35页
    2.1 仪器及药品第29-30页
        2.1.1 实验药品第29页
        2.1.2 实验仪器第29-30页
    2.2 样品的制备第30-32页
        2.2.1 不同MgAl含量LDH及LDO的制备第30页
        2.2.2 甲基纤维素调控插层LDH及LDO的制备第30-31页
        2.2.3 LDO/纳米碳复合材料的制备第31-32页
    2.3 样品的表征第32-34页
        2.3.1 XRD分析第32-33页
        2.3.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第33页
        2.3.3 拉曼光谱分析(Raman)第33页
        2.3.4 金属元素分析(ICP)第33页
        2.3.5 形貌表征第33页
        2.3.6 比表面积及孔径(BET)第33页
        2.3.7 程序升温脱附(TPD)第33-34页
        2.3.8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34页
    2.4 中温CO_2吸附量测定第34页
    2.5 原位红外光谱测试第34-35页
第三章 甲基纤维素调控LDH及LDO的制备及其CO_2吸附性能研究第35-55页
    3.1 引言第35页
    3.2 不同金属元素比例LDO的碱性位调控及吸附机理研究第35-41页
        3.2.1 不同金属元素比例LDO的结构与组成第35-37页
        3.2.2 不同金属元素比例LDO的碱性位点分析第37-39页
        3.2.3 不同金属元素比例LDO的原位红外分析第39-41页
    3.3 甲基纤维素调控插层LDO结构分析第41-45页
        3.3.1 甲基纤维素调控插层LDH晶体结构分析第41-43页
        3.3.2 甲基纤维素调控插层LDH的红外分析第43-44页
        3.3.3 甲基纤维素调控LDO的形貌分析第44-45页
    3.4 甲基纤维素调控LDO的性能分析第45-54页
        3.4.1 阴离子插层LDO的碱性位分析第45-47页
        3.4.2 阴离子插层LDO的CO_2吸附分析第47-48页
        3.4.3 甲基纤维素调控LDO的碱性位分析第48-51页
        3.4.4 甲基纤维素调控LDO的CO_2吸附能力分析第51-52页
        3.4.5 甲基纤维素调控LDO的比表面积与孔径分析第52-54页
    3.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四章 LDO/纳米碳的原位制备及其CO_2吸附性能研究第55-73页
    4.1 引言第55页
    4.2 LDO/纳米碳的结构研究第55-65页
        4.2.1 阴离子插层LDH晶体结构分析第56-57页
        4.2.2 阴离子插层LDH傅里叶红外分析第57-58页
        4.2.3 LDO/纳米碳晶体结构分析第58-59页
        4.2.4 LDO/纳米碳拉曼光谱及红外光谱分析第59-60页
        4.2.5 LDO/纳米碳的有机元素分析第60-61页
        4.2.6 LDO/纳米碳的亚甲基蓝吸附第61-62页
        4.2.7 LDO/纳米碳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第62-63页
        4.2.8 LDO/纳米碳的高分辨透射电镜与原子力电镜分析第63-65页
    4.3 LDO/纳米碳的性能研究第65-71页
        4.3.1 LDO/纳米碳的CO_2吸附量和碱性位分析第65-68页
        4.3.2 LDO/纳米碳的比表面积与孔径分析第68-69页
        4.3.4 LDO/纳米碳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第69-71页
    4.4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第五章 结论第73-75页
第六章 论文的创新点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5页
致谢第85-87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集第87-89页
作者及导师简介第89-90页
附件第90-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属掺杂镧钴钙钛矿催化剂制备及去除NO与PM研究
下一篇:核酸适配体试纸条法快速检测黄曲霉毒素B1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