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2-19页 |
一、肩袖损伤的病理解剖和病因学 | 第12页 |
二、肩袖损伤的动物模型 | 第12-13页 |
三、冲击波在骨科相关疾病的应用进展 | 第13-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9页 |
第一部分 家兔冈上肌损伤RESW治疗模型的建立 | 第19-39页 |
一、背景 | 第19-20页 |
二、材料与方法 | 第20-32页 |
三、实验结果 | 第32-36页 |
四、讨论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第二部分 发散式体外冲击波优化参数设定 | 第39-53页 |
一、背景 | 第39-44页 |
二、实验方案 | 第44-46页 |
三、研究结果 | 第46-50页 |
四、讨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3页 |
第三部分 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评定 | 第53-73页 |
一、背景 | 第53-55页 |
二、实验方案 | 第55-57页 |
三、研究结果 | 第57-68页 |
四、讨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第四部分 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抑制SMAD3激活间充质干细胞增强肌腱细胞迁移 | 第73-91页 |
一、背景 | 第73-74页 |
二、材料和方法 | 第74-78页 |
三、实验结果 | 第78-86页 |
四、讨论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全文总结 | 第91-93页 |
一、本课题相关研究结果 | 第91页 |
二、本课题研究结论 | 第91-93页 |
综述 | 第93-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24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24-126页 |
一、已发表论文 | 第124-125页 |
二、已申请专利 | 第125页 |
三、出版专著 | 第125页 |
四、参与科研项目 | 第125-126页 |
致谢 | 第126-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