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油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油气田开发设计与计算论文--油气产量与可采储量论文

塔里木凝析气藏可采储量计算方法及应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4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2-13页
    1.4 技术路线第13-14页
第2章 凝析气藏地质特征及开发简介第14-28页
    2.1 凝析气藏地质特征第14-26页
        2.1.1 构造特征第14-18页
        2.1.2 储层特征第18-20页
        2.1.3 温压系统第20-22页
        2.1.4 流体性质第22-24页
        2.1.5 气藏类型第24-26页
    2.2 凝析气藏开发简介第26-27页
    2.3 凝析气藏类型及开发总结第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凝析气藏流体物性参数计算第28-37页
    3.1 流体物性参数计算第28-33页
        3.1.1 凝析气视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第28-29页
        3.1.2 临界参数计算第29-30页
        3.1.3 凝析油、气的密度计算第30-31页
        3.1.4 凝析气藏偏差因子计算第31-33页
        3.1.5 体积系数计算第33页
    3.2 实例计算第33-36页
    3.3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4章 凝析气藏废弃条件确定第37-46页
    4.1 经验公式法第37-40页
    4.2 压力-产量递减法第40-42页
    4.3 气井携液临界产量法第42-44页
    4.4 循环注气凝析气藏废弃条件分析法第44-45页
    4.5 凝析气藏废弃条件总结第45页
    4.6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5章 可采储量计算和计算方法分析第46-101页
    5.1 静态法第46-53页
        5.1.1 原始地质储量计算第46-47页
        5.1.2 采收率标定第47-50页
        5.1.3 实例计算与分析第50-53页
        5.1.4 方法分析总结第53页
    5.2 动态法第53-98页
        5.2.1 预测模型法第53-70页
        5.2.2 衰减曲线法第70-75页
        5.2.3 物质平衡法第75-83页
        5.2.4 产量递减法第83-90页
        5.2.5 水驱特征曲线法第90-94页
        5.2.6 凝析油含量递减法第94-96页
        5.2.7 动态递减法第96-98页
    5.3 可采储量计算结果对比分析第98-100页
    5.4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第6章 结论与建议第101-102页
    6.1 结论第101页
    6.2 建议第101-102页
致谢第102-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砾岩油藏聚合物驱注入体系优化研究
下一篇:礁灰岩油藏注超临界富气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