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经济作物病虫害论文--油料作物病虫害论文--油菜子(芸苔)病虫害论文

甘蓝型油菜抗菌核病评价及轮回选择群体的构建

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2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3-33页
    1.1 甘蓝型油菜起源及其亲缘关系第13-15页
    1.2 油菜菌核病研究现状第15-21页
        1.2.1 油菜菌核病的产生及危害第15-16页
        1.2.2 油菜菌核病抗性鉴定方法第16-17页
        1.2.3 菌核病研究进展第17-21页
    1.3 轮回选择研究概述第21-24页
        1.3.1 轮回选择概述第21-22页
        1.3.2 轮回选择方法第22-24页
    1.4 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研究概述第24-26页
        1.4.1 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Ogu CMS )第24-25页
        1.4.2 Pol细胞质雄性不育系(Pol CMS)第25页
        1.4.3 陕 2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陕 2A CMS)第25-26页
        1.4.4 Nap细胞质雄性不育系(Nap CMS)第26页
    1.5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育种中的应用第26-31页
        1.5.1 常见分子标记的特点及原理第26-28页
        1.5.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第28-31页
    1.6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第31-33页
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33-45页
    2.1 试验材料第33-37页
    2.2 试验方法第37-45页
        2.2.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第37-41页
        2.2.2 菌核病抗性鉴定第41-45页
第3章 结果与分析第45-67页
    3.1 轮回选择群体田间表型观察第45页
        3.1.1 轮回选择群体母本材料育性分析第45页
        3.1.2 回交1代BC1F1花期形态观察第45页
    3.2 轮回选择群体母本抗菌核病第45-47页
    3.3 轮回选择群体父本分子标记第47-48页
    3.4 轮回选择群体父本遗传距离、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第48-50页
    3.5 轮回选择群体父本抗性鉴定第50-55页
    3.6 轮回选择群体田间自然发病率第55-59页
    3.7 父本材料品质分析及等级评定第59-65页
    3.8 轮回选择群体的构建及回交种BC1F1育性调查与抗性鉴定第65-67页
第4章 结论与讨论第67-75页
    4.1 结论第67-69页
        4.1.1 轮回选择群体母本不育性的保持和菌核病抗性的提高第67页
        4.1.2 轮回选择群体父本选择范围缩小,父本抗性与品质得到提升第67-68页
        4.1.3 父本材料确定第68页
        4.1.4 高抗菌核病轮回选择群体的构建第68-69页
    4.2 讨论第69-75页
        4.2.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应用前景第69-71页
        4.2.2 菌核病抗性鉴定方法探讨第71-72页
        4.2.3 轮回选择及回交育种第72页
        4.2.4 田间自然发病率与茎杆抗性之间的关系第72-73页
        4.2.5 研究展望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83页
附录第83-87页
致谢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朱砂叶螨UGT201D3基因参与阿维菌素抗药性的机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PWM间歇式调压控流喷雾的沉积率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