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导论 | 第10-15页 |
(一)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2、现实意义 | 第11页 |
(二) 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3页 |
1、大众传播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第11-12页 |
2、新媒体(主要指网络)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系研究 | 第12-13页 |
(三) 本文的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一、新媒体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运用的必要性 | 第15-26页 |
(一) 新媒体的概念和特征 | 第15-17页 |
1、新媒体的概念 | 第15-16页 |
2、新媒体的特征 | 第16-17页 |
(二) 新媒体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运用的必要性 | 第17-26页 |
1、新媒体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拥有独特的优势 | 第18-22页 |
2、运用新媒体传播迎合了当前大众的阅读习惯 | 第22-23页 |
3、新媒体传播受众广契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身的内在需求 | 第23-24页 |
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史经验的有益启示 | 第24-26页 |
二、新媒体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第26-32页 |
(一) 新媒体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1、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信息的编码质量不高 | 第26-27页 |
2、新媒体传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信息受关注度有待提高 | 第27-28页 |
3、在信息传播上对现有的新媒体技术优势利用程度不够 | 第28页 |
(二) 新媒体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运用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8-32页 |
1、传播者的综合素养欠佳 | 第28-29页 |
2、受众的个性意识增强和利用新媒体的偏好 | 第29页 |
3、管理制度不成熟 | 第29-30页 |
4、社会环境的影响 | 第30-32页 |
三、合理运用新媒体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思考 | 第32-40页 |
(一) 培养一批专业的利用新媒体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队伍 | 第32-35页 |
1、帮助新媒体传播者树立新的传播理念 | 第32-33页 |
2、提高新媒体传播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和信息技术素质 | 第33页 |
3、加强新媒体传播者对受众实际需求的关注 | 第33-35页 |
(二) 构建专业的、覆盖率广泛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阵地 | 第35-37页 |
1、利用新媒体建立全方位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体系 | 第35-36页 |
2、丰富新媒体的宣传内容,提高马克思主义宣传阵地的感染力 | 第36页 |
3、探索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并存融合的传播规律 | 第36-37页 |
(三) 探索利用新媒体进行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艺术 | 第37-38页 |
1、新媒体传播语言要密切联系现实和传统,增强语言的说服力 | 第37-38页 |
2、要善于抓住节日进行马克思主义传播 | 第38页 |
(四) 创新新媒体的技术体制和管理制度 | 第38-40页 |
1、加强网络立法、健全管理制度,规范受众的网络行为 | 第38-39页 |
2、努力提高技术防范措施,创造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环境 | 第39页 |
3、引导受众提高新媒体素养,增强其信息选择能力 | 第39-40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