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斜拉桥结构健康监测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2-15页 |
1.3.1 智能化桥梁结构简介 | 第12-13页 |
1.3.2 智能化桥梁监测系统简介 | 第13-15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8页 |
第二章 依托工程及数据处理和桥梁评估方法 | 第18-27页 |
2.1 依托工程健康监测系统简介 | 第18-24页 |
2.1.1 桥面线形监测传感器布置及监测部分数据 | 第19-20页 |
2.1.2 索塔偏位监测传感器布置及监测部分数据 | 第20-22页 |
2.1.3 伸缩缝位移监测传感器布置及监测的部分数据 | 第22-24页 |
2.2 桥梁监测数据处理方法 | 第24-26页 |
2.2.1 时域数据处理方法 | 第24-25页 |
2.2.2 频域数据处理方法 | 第25页 |
2.2.3 时频域处理方法 | 第25-26页 |
2.3 运营状态下评估方法 | 第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斜拉桥长期监测数据预处理方法 | 第27-39页 |
3.1 概述 | 第27页 |
3.2 长期监测数据预处理分析 | 第27-30页 |
3.2.1 零值或遗漏数据处理 | 第27-28页 |
3.2.2 异常数据处理 | 第28-29页 |
3.2.3 噪音数据处理 | 第29-30页 |
3.3 桥梁监测数据预处理实例 | 第30-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斜拉桥监测数据荷载效应提取 | 第39-53页 |
4.1 概述 | 第39页 |
4.2 斜拉桥变位数据荷载效应提取方法 | 第39-44页 |
4.2.1 斜拉桥变位数据荷载效应的组成 | 第39-41页 |
4.2.2 斜拉桥变位数据荷载效应提取原理 | 第41-44页 |
4.3 斜拉桥变位数据荷载效应提取实例 | 第44-52页 |
4.3.1 斜拉桥变位数据频谱分析 | 第44-46页 |
4.3.2 斜拉桥变位数据小波分析 | 第46-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斜拉桥长期监测数据特征分析 | 第53-67页 |
5.1 概述 | 第53页 |
5.2 斜拉桥长期监测数据统计模型原理 | 第53-55页 |
5.2.1 斜拉桥监测数据概率分布方法 | 第53-54页 |
5.2.2 斜拉桥数据统计时间段选取及概率化 | 第54-55页 |
5.3 斜拉桥监测数据特征分析实例 | 第55-66页 |
5.3.1 斜拉桥主梁活载挠度特征值分析 | 第56-60页 |
5.3.2 斜拉桥索塔活载偏位特征值分析 | 第60-6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斜拉桥桥梁运营状态评估 | 第67-78页 |
6.1 概述 | 第67页 |
6.2 斜拉桥结构功能函数构造 | 第67-70页 |
6.2.1 功能函数的确定 | 第67-69页 |
6.2.2 两种计算方法原理 | 第69-70页 |
6.3 斜拉桥运营状态评估实例 | 第70-76页 |
6.3.1 斜拉桥主梁挠度可靠度分析 | 第71-73页 |
6.3.2 斜拉桥索塔偏位可靠度分析 | 第73-76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7.1 结论 | 第78页 |
7.2 展望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在校时期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