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森林生态学论文

区域森林覆盖变化与生物量估算方法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第12-17页
        1.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监测第12-13页
        1.2.2 单木生物量估算第13-15页
        1.2.3 区域森林生物量估算第15-17页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17页
    1.4 技术路线第17-19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第19-25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9-20页
    2.2 数据源及预处理第20-24页
        2.2.1 数据源第20-21页
        2.2.2 Landsat数据预处理第21-22页
        2.2.3 Landsat数据处理结果第22-24页
    2.3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土地利用/覆盖分类方法研究第25-35页
    3.1 分类方法介绍第25-27页
    3.2 榆林六县土地利用/覆被分类第27-34页
        3.2.1 去云处理第27-28页
        3.2.2 分类体系确定第28-29页
        3.2.3 基于CART决策树分类第29-31页
        3.2.4 分类精度验证第31-32页
        3.2.5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第32-34页
    3.3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基于异速生长方程的单木生物量估算第35-41页
    4.1 实测样本选取第35-36页
    4.2 分析方法第36-37页
    4.3 异速生长方程构建第37-39页
        4.3.1 目前常用的异速生长方程拟合效果比较第37-38页
        4.3.2 不同树种异速生长方程构建第38页
        4.3.3 基于树龄的异速生长方程构建第38-39页
    4.4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五章 森林生物量遥感估算方法研究第41-52页
    5.1 森林覆盖变化时间反演第41-47页
        5.1.1 森林概率指数计算第41-43页
        5.1.2 基于时序IFZ的VCT算法构建第43-44页
        5.1.3 VCT算法分类结果及精度验证第44-47页
    5.2 基于树龄的区域森林生物量反演第47-50页
        5.2.1 区域森林生物量估算模型构建第47-49页
        5.2.2 区域森林生物量估算结果与分析第49-50页
    5.3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2-55页
    6.1 结论第52-54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0页
致谢第60-61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第61-62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1页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主要项目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城市森林公平性评价--以广州大学城为例
下一篇:中国竹林遥感信息提取及NPP时空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