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篇章结构理论的单文档自动文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抽取式文摘方法 | 第11-13页 |
1.2.2 篇章连贯性的研究 | 第13-15页 |
1.3 本文的研究方向 | 第15-17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相关知识介绍 | 第19-27页 |
2.1 篇章结构的研究 | 第19-22页 |
2.1.1 篇章修辞结构 | 第19-21页 |
2.1.2 篇章话题结构 | 第21-22页 |
2.2 LSTM和GRU介绍 | 第22-25页 |
2.3 评测方法介绍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基于篇章修辞结构的单文档自动文摘研究 | 第27-35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基于篇章修辞结构的摘要抽取 | 第27-31页 |
3.2.1 基于篇章修辞结构的文档表示 | 第27-29页 |
3.2.2 基于篇章修辞结构的摘要抽取 | 第29-31页 |
3.3 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 第31-34页 |
3.3.1 实验设置 | 第31-32页 |
3.3.2 结果分析 | 第32-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基于篇章连贯性的文摘评价研究 | 第35-46页 |
4.1 引言 | 第35页 |
4.2 基于实体网格连贯性模型 | 第35-38页 |
4.2.1 预处理 | 第35-36页 |
4.2.2 模型计算 | 第36-38页 |
4.3 基于LSTM/GRU连贯性模型 | 第38-42页 |
4.3.1 实体驱动的句子向量表示 | 第40-41页 |
4.3.2 句子间连贯性判断的团块表示 | 第41页 |
4.3.3 模型训练和优化 | 第41-42页 |
4.4 实验设置与结果分析 | 第42-44页 |
4.4.1 实验设置 | 第42-43页 |
4.4.2 结果分析 | 第43-4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五章 基于篇章话题结构的单文档自动文摘研究 | 第46-56页 |
5.1 引言 | 第46页 |
5.2 基于主位推进理论的自动文摘研究 | 第46-52页 |
5.2.1 基于篇章话题结构的文档表示 | 第46-47页 |
5.2.2 基于主位推进理论的摘要抽取 | 第47-52页 |
5.3 实验设置与结果分析 | 第52-55页 |
5.3.1 实验设置 | 第52-54页 |
5.3.2 结果分析 | 第54-5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第56-57页 |
6.2 下一步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63-64页 |
论文 | 第63页 |
软件著作权 | 第63页 |
参与项目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