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化学分析与鉴定论文

斑蝥粉体的质量控制及其超微粉体指纹图谱研究

中文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引言第13-16页
第一部分 斑蝥超微粉体制备工艺的研究第16-29页
    1.1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16-19页
        1.1.1 仪器第16页
        1.1.2 药材第16-19页
        1.1.3 对照品第19页
    1.2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19-28页
        1.2.1 斑蝥细粉的制备第19页
        1.2.2 斑蝥超微粉体的制备第19-28页
    1.3 小结与讨论第28-29页
第二部分 斑蝥粉体表征与物理特性的评价第29-46页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29-30页
        2.1.1 仪器第29-30页
        2.1.2 试剂第30页
    2.2 实验方法与结论第30-44页
        2.2.1 不同粒径斑蝥粉体的制备第30页
        2.2.2 粒径检测[3](激光衍射法)第30-35页
        2.2.3 显微特征研究(显微图像法)[4]第35-39页
        2.2.4 斑蝥粉体TLC鉴别第39-40页
        2.2.5 不同粒径斑蝥粉体物理特性研究第40-44页
            2.2.5.1 粉体流动性的评价第40页
            2.2.5.2 松密度的测定第40-41页
            2.2.5.3 不同粒径斑蝥粉体吸湿率的考查第41-44页
    2.3 小结与讨论第44-46页
第三部分 斑蝥超微粉体HPLC指纹图谱研究及主要成分分析第46-63页
    3.1 实验仪器、试剂与药材第47-48页
        3.1.1 仪器第47页
        3.1.2 试剂第47页
        3.1.3 药材第47-48页
    3.2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48-60页
        3.2.1 色谱分析条件第48-49页
        3.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第49页
        3.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第49页
        3.2.4 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第49-52页
        3.2.5 指纹图谱的建立第52-54页
        3.2.6 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评价第54-55页
        3.2.7 聚类分析第55-56页
        3.2.8 斑蝥超微粉体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第56-60页
    3.3 小结与讨论第60-63页
第四部分 不同粒径斑蝥粉体主要药效成分胃肠动力学的研究第63-83页
    4.1 仪器、试剂与实验动物第63-65页
        4.1.1 实验仪器第63-64页
        4.1.2 药品及试剂第64页
        4.1.3 实验动物第64页
        4.1.4 溶液的配制第64-65页
    4.2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65-82页
        4.2.1 大鼠原位灌注模型建立第65-67页
            4.2.1.1 实验原理第65-67页
        4.2.2 实验方法第67-72页
            4.2.2.1 大鼠原位胃灌注试验法第67-68页
            4.2.2.2 大鼠原位肠灌注试验法第68-70页
            4.2.2.3 小肠面积的测定第70页
            4.2.2.4 肠灌注液中酚红浓度的UV测定第70-72页
        4.2.3 不同粒径斑蝥粉体在胃液中吸收作用的机理研究第72-77页
            4.2.3.1 胃灌注液中斑蝥素的含量测定第72-76页
            4.2.3.2 胃壁对斑蝥素的物理吸附、代谢和摄取的考察第76页
            4.2.3.3 不同粒径斑蝥粉体原位胃灌注吸收实验第76-77页
        4.2.4 不同粒径斑蝥粉体在大鼠在体小肠中吸收规律的研究第77-82页
            4.2.4.1 肠灌注液中斑蝥素浓度的HPLC测定第77-80页
            4.2.4.2 肠灌注液中斑蝥素含量测定的影响因素考查第80页
            4.2.4.3 大鼠在体小肠吸收实验第80-81页
            4.2.4.4 药物浓度对斑蝥素吸收速率常数的影响第81-82页
    4.3 小结与讨论第82-83页
第五部分 总结与展望第83-86页
    5.1 总结第83-84页
    5.2 取得的主要成果第84页
    5.3 展望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88页
致谢第88-90页
附录1 文献综述 毒性虫类中药斑蝥的研究进展第90-105页
    参考文献第101-105页
附录2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课题及发表的文章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菱角壳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新型耦合器复介电常数测试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