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钢结构论文

CFRP板加固钢梁刚度及界面性能试验研究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6-17页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7-21页
        1.2.1 CFRP板加固混凝土结构的研究现状第17页
        1.2.2 CFRP板加固钢结构的研究现状第17-21页
    1.3 CFRP材料的特点及优势第21页
    1.4 界面胶结材料的性能及特点第21-22页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内容安排第22-23页
第二章 界面粘结性能基本理论与试验研究第23-41页
    2.1 基本粘结机理相关理论第23-28页
        2.1.1 CFRP与钢结构构件之间的粘结机理第23-24页
        2.1.2 钢材与粘结剂之间的粘结过程第24页
        2.1.3 钢材与粘结剂之间粘结力的来源第24-25页
        2.1.4 影响钢材与粘结剂之间粘结力的因素第25-26页
        2.1.5 CFRP加固钢结构后的破坏模式第26-27页
        2.1.6 CFRP加固结构粘结前界面处理与构造措施研究第27-28页
    2.2 拉伸剪切试验计算胶层容许主应力基本理论第28-31页
        2.2.1 单面粘结剪切试验第28-30页
        2.2.2 双面粘结剪切试验第30-31页
    2.3 胶层实际主应力理论计算基本理论第31-36页
        2.3.1 计算胶层最大剪应力τ_(max)第32-34页
        2.3.2 计算胶层最大剥离应力σ_(max)第34-35页
        2.3.3 几种减小胶层实际主应力σ的方法第35-36页
    2.4 单面连接剪切试验第36-40页
        2.4.1 实验目的第36页
        2.4.2 试件设计第36页
        2.4.3 试验设计方案第36-37页
        2.4.4 试验前的注意事项第37-38页
        2.4.5 试验加载过程第38页
        2.4.6 试验结果第38-39页
        2.4.7 粘结剂容许主应力理论计算第39-40页
    2.5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三章 CFRP板加固受弯钢梁刚度理论研究第41-46页
    3.1 一些基本参数的定义及推导第41-42页
    3.2 CFRP板加固钢梁后的挠度推导第42-45页
        3.2.1 不考虑初始应力下CFRP板加固受弯钢梁挠度第44页
        3.2.2 考虑初始应力下CFRP板加固受弯钢梁挠度第44-45页
    3.3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CFRP板加固受弯钢梁刚度及界面性能试验研究第46-78页
    4.1 实验前的准备第46-51页
        4.1.1 试验所用的仪器设备第46-48页
        4.1.2 仪器设备的标定第48页
        4.1.3 材料性能第48-51页
    4.2 试验方案第51-57页
        4.2.1 试验的目的第51页
        4.2.2 试件的设计与加工第51-54页
        4.2.3 试验测试的内容第54页
        4.2.4 试验的特征荷载第54页
        4.2.5 试验应变片布置第54-56页
        4.2.6 试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第56-57页
    4.3 试验的过程及现象的描述第57-65页
        4.3.1 试验现象第57-64页
        4.3.2 试验结果第64-65页
    4.4 试验结果分析第65-76页
        4.4.1 荷载-挠度分析第65-71页
        4.4.2 剥离破坏分析第71-76页
    4.5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第五章 CFRP板加固受弯钢梁刚度及界面性能有限元模拟分析第78-90页
    5.1 ANSYS分析模型的建立第78-82页
        5.1.1 基本假定第78页
        5.1.2 材料属性第78页
        5.1.3 单元类型的选取第78-79页
        5.1.4 约束方程第79-80页
        5.1.5 网格的划分第80-81页
        5.1.6 加载及求解第81-82页
    5.2 ANSYS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第82-89页
        5.2.1 跨中荷载-挠度曲线分析第82-87页
        5.2.2 界面应力分析第87-89页
    5.3 本章小结第89-90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90-92页
    6.1 结论第90-91页
    6.2 展望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随机人群荷载下大跨结构响应的频域分析
下一篇:碳纤维布约束有预载型钢混凝土矩形短柱轴压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