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网络图像处理系统的实现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2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应用价值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0页 |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10-12页 |
2 系统的总体架构 | 第12-16页 |
·嵌入式系统介绍 | 第12页 |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 | 第12页 |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 第12页 |
·系统总体功能描述 | 第12-13页 |
·硬件功能描述 | 第13-15页 |
·软件功能描述 | 第15-16页 |
3 系统的硬件结构设计 | 第16-26页 |
·系统硬件组成 | 第16页 |
·数据采集电路的设计 | 第16-19页 |
·CMOS图像传感器电路选型及设计 | 第16-18页 |
·FPGA模块选型及设计 | 第18-19页 |
·数据处理电路的设计 | 第19-20页 |
·ARM系列微处理器介绍 | 第19页 |
·S3C2440A微处理器介绍 | 第19-20页 |
·网络传输电路的设计 | 第20-22页 |
·以太网控制器DM9000 | 第20-21页 |
·网络接口硬件电路的设计 | 第21-22页 |
·共享存储器的设计 | 第22-24页 |
·共享存储器的结构 | 第22-23页 |
·共享存储器电路的设计 | 第23-24页 |
·ARM和FPGA通信电路的设计 | 第24-26页 |
3..6.1 SPI总线介绍 | 第24-25页 |
·ARM和FPGA的通信协议 | 第25-26页 |
4 嵌入式系统平台的搭建 | 第26-34页 |
·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 | 第26-28页 |
·系统需求的确定 | 第27页 |
·设计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27-28页 |
·软、硬件设计及调试 | 第28页 |
·基于ARM体系结构的系统移植 | 第28-34页 |
·Bootloader的特点及移植 | 第29-31页 |
·Linux内核的特点及移植 | 第31-32页 |
·根文件系统的选择及移植 | 第32-34页 |
5 设备驱动程序设计 | 第34-45页 |
·设备管理和驱动概述 | 第34-35页 |
·Linux中设备的分类 | 第34页 |
·设备驱动程序的用途 | 第34-35页 |
·访问设备的实现 | 第35页 |
·字符设备驱动程序接口介绍 | 第35-38页 |
·SRAM驱动的实现 | 第38-42页 |
·SRAM的功能 | 第38-39页 |
·SRAM地址空间的分配 | 第39页 |
·MMU的介绍 | 第39-40页 |
·SRAM访问的实现 | 第40-42页 |
·SPI驱动的实现 | 第42-45页 |
·S3C2440A中SPI模块介绍 | 第42-43页 |
·SPI驱动程序的实现 | 第43-45页 |
6 系统应用程序设计 | 第45-58页 |
·系统软件功能及结构 | 第45-46页 |
·Linux多线程编程 | 第46-48页 |
·Linux进程和线程介绍 | 第46-47页 |
·Linux多线程程序设计 | 第47-48页 |
·网络通信服务器设计 | 第48-53页 |
·TCP/IP协议 | 第48-49页 |
·Linux套接口编程 | 第49-52页 |
·通信服务器程序的实现 | 第52-53页 |
·图像处理算法的实现 | 第53-58页 |
·MARKER的定义 | 第53-54页 |
·图像的二值化处理 | 第54页 |
·MARKER检测算法设计 | 第54-56页 |
·计算MARKER质心坐标的算法设计 | 第56-58页 |
7 系统测试 | 第58-62页 |
·系统的测试环境 | 第58-59页 |
·嵌入式网络图像处理系统 | 第58-59页 |
·客户端显示程序 | 第59页 |
·测试过程 | 第59-62页 |
·实时图像的测量 | 第60页 |
·MARKER质心坐标的测量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