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Summary | 第5-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1 蚜虫的生物学特性 | 第10-13页 |
1.1 蚜虫的危害与分布 | 第10页 |
1.2 蚜虫的生活史 | 第10-11页 |
1.3 生活习性 | 第11页 |
1.4 蚜虫的多型现象 | 第11-12页 |
1.5 豌豆蚜的生物学特性 | 第12-13页 |
2 环境因子对蚜虫的影响 | 第13-16页 |
2.1 温度对蚜虫的影响 | 第13页 |
2.2 湿度对蚜虫的影响 | 第13-14页 |
2.3 CO_2对蚜虫的影响 | 第14页 |
2.4 紫外辐射对蚜虫的影响 | 第14-15页 |
2.5 光照强度和光周期对昆虫生长与繁殖的研究进展 | 第15页 |
2.6 光照强度和光周期对蚜虫生长与繁殖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3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16-18页 |
3.1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7页 |
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光因子对两种色型豌豆蚜当代的影响 | 第18-4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8-19页 |
1.1 供试虫源 | 第18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18-19页 |
1.3 数据处理 | 第1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9-39页 |
2.1 不同光照强度下两种色型豌豆蚜当代生物学特征对光周期的响应 | 第19-22页 |
2.2 不同光照强度下两种色型豌豆蚜当代体重对光周期的响应 | 第22-25页 |
2.3 不同光照强度下两种色型豌豆蚜当代种群的若蚜存活率及寿命 | 第25-29页 |
2.4 不同光照强度下两种色型豌豆蚜当代繁殖力对光周期的响应 | 第29-35页 |
2.5 不同光照强度下两种色型豌豆蚜种群生命表参数对光周期的响应 | 第35-39页 |
3 讨论 | 第39-41页 |
3.1 不同光照强度和光周期对两种色型豌豆蚜当代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第39页 |
3.2 不同光照强度和光周期对两种色型豌豆蚜当代种群繁殖的影响 | 第39-41页 |
4 小结 | 第41-42页 |
4.1 光照强度和光周期对两种色型豌豆蚜当代生物学特性及种群参数的影响 | 第41-42页 |
第三章 光因子对两种色型豌豆蚜子代的影响 | 第42-5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3页 |
1.1 供虫源试 | 第42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42-43页 |
1.3 数据处理 | 第4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3-51页 |
2.1 不同光照强度和光周期对两种色型豌豆蚜子代发育历期的影响 | 第43-46页 |
2.2 不同光照强度和光周期对两种色型豌豆蚜子代若蚜存活率的影响 | 第46-48页 |
2.3 不同光照强度和光周期对两种色型豌豆蚜子代体重的影响 | 第48-51页 |
3 讨论 | 第51-53页 |
4 小结 | 第53-54页 |
4.1 不同光照强度和光周期对两种色型豌豆蚜子代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第53页 |
4.2 当代和子代在不同光照强度和光周期下的生物学特性比较 | 第53-54页 |
第四章 论文总体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54-56页 |
1 总体结论 | 第54页 |
1.1 不同光照强度和光周期对两种色型豌豆蚜当代生物学特性及种群的影响 | 第54页 |
1.2 不同光照强度和光周期对两种色型豌豆蚜子代的遗传作用 | 第54页 |
2 研究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导师简介 | 第63-64页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