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铁路矮塔斜拉桥施工监控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9-23页 |
| 1.1 矮塔斜拉桥发展概况 | 第9-19页 |
| 1.1.1 国外矮塔斜拉桥的发展 | 第9-15页 |
| 1.1.2 国内矮塔斜拉桥的发展 | 第15-19页 |
| 1.2 桥梁施工监控技术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 第19-21页 |
| 1.3 桥梁施工监控工作内容和方法概述 | 第21-22页 |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22-23页 |
| 2 攀枝花金沙江大桥施工阶段有限元分析 | 第23-45页 |
| 2.1 工程概况及技术参数 | 第23-28页 |
| 2.1.1 工程概况 | 第23-24页 |
| 2.1.2 技术参数 | 第24-28页 |
| 2.2 攀枝花金沙江大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8-31页 |
| 2.3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第31-38页 |
| 2.3.1 变形分析 | 第31-32页 |
| 2.3.2 应力分析 | 第32-37页 |
| 2.3.3 索力分析 | 第37-38页 |
| 2.4 施工方案改变对线形控制的影响分析 | 第38-44页 |
| 2.4.1 施工顺序的改变 | 第38-40页 |
| 2.4.2 监控目标的改变 | 第40-44页 |
| 2.5 小结 | 第44-45页 |
| 3 参数识别与修正 | 第45-60页 |
| 3.1 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45-53页 |
| 3.1.1 主梁自重 | 第46-47页 |
| 3.1.2 主梁刚度 | 第47-48页 |
| 3.1.3 斜拉索刚度 | 第48-49页 |
| 3.1.4 斜拉索初拉力 | 第49-50页 |
| 3.1.5 环境温度 | 第50-51页 |
| 3.1.6 徐变参数 | 第51-53页 |
| 3.2 参数修正 | 第53-58页 |
| 3.2.1 参数修正的方法 | 第54-57页 |
| 3.2.2 参数误差修正算例 | 第57-58页 |
| 3.3 小结 | 第58-60页 |
| 4 攀枝花金沙江大桥施工监控内容及结果分析 | 第60-90页 |
| 4.1 线形控制 | 第60-71页 |
| 4.1.1 测点布置 | 第60-61页 |
| 4.1.2 测量要点 | 第61页 |
| 4.1.3 线形控制流程 | 第61-62页 |
| 4.1.4 立模标高的计算 | 第62-63页 |
| 4.1.5 线形控制结果 | 第63-71页 |
| 4.2 应力控制 | 第71-80页 |
| 4.2.1 测量内容 | 第71-73页 |
| 4.2.2 测点布置 | 第73-74页 |
| 4.2.3 梁段应力控制结果 | 第74-77页 |
| 4.2.4 主塔应力控制结果 | 第77-80页 |
| 4.3 索力控制 | 第80-89页 |
| 4.3.1 初张拉索力控制 | 第81-82页 |
| 4.3.2 索力测量 | 第82页 |
| 4.3.3 索力控制结果 | 第82-89页 |
| 4.4 小结 | 第89-90页 |
| 结论 | 第90-92页 |
| 致谢 | 第92-93页 |
| 参考文献 | 第93-9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