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引言 | 第7-8页 |
1 涉诉信访概述 | 第8-19页 |
1.1 涉诉信访内涵及界定 | 第8-9页 |
1.1.1 信访的概念与分类 | 第8页 |
1.1.2 涉诉信访的界定 | 第8-9页 |
1.1.3 涉诉信访的性质及特征 | 第9页 |
1.2 涉诉信访的历史沿革 | 第9-16页 |
1.2.1 国内信访的产生与发展 | 第9-11页 |
1.2.2 国外类信访的产生与发展 | 第11-13页 |
1.2.3 新中国成立之后涉诉信访的变迁 | 第13-16页 |
1.3 涉诉信访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16-19页 |
1.3.1 历史原因 | 第16-17页 |
1.3.2 社会原因 | 第17页 |
1.3.3 司法现实原因 | 第17-19页 |
2 涉诉信访困境的法理学分析 | 第19-28页 |
2.1 地位不明:信访权还是法律诉权 | 第19-20页 |
2.1.1 我国涉诉信访的地位现状 | 第19页 |
2.1.2 涉诉信访法律地位分析 | 第19-20页 |
2.2 功能错位:民意上达还是权利救济 | 第20-22页 |
2.2.1 我国涉诉信访的功能现状 | 第20-21页 |
2.2.2 涉诉信访功能分析 | 第21-22页 |
2.3 方式错位:法外救济还是法内维权 | 第22-24页 |
2.3.1 我国现今涉诉信访的救济方式 | 第22-23页 |
2.3.2 涉诉信访救济方式分析 | 第23-24页 |
2.4 职能错位:行政主导还是司法终局 | 第24-26页 |
2.4.1 我国现今涉诉信访的职能 | 第24-25页 |
2.4.2 涉诉信访职能分析 | 第25-26页 |
2.5 程序错位:权利赋予还是权利终结 | 第26-28页 |
2.5.1 我国现今涉诉信访的程序 | 第26页 |
2.5.2 涉诉信访程序分析 | 第26-28页 |
3 涉诉信访治理机制的改革与完善 | 第28-40页 |
3.1 法治化是涉诉信访治理机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 第28-34页 |
3.1.1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涉诉信访的基本指导思想 | 第28-31页 |
3.1.2 涉诉信访治理机制法治化的基本要求 | 第31-34页 |
3.2 涉诉信访治理机制法治化具体构建 | 第34-40页 |
3.2.1 功能定位:剥离信访的权利救济功能 | 第34-36页 |
3.2.2 机制重构:建立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 | 第36-37页 |
3.2.3 功能再造:提高司法公信力 | 第37-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