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磷化工行业概况 | 第11-14页 |
1.2.1 磷矿资源分布特点 | 第11-12页 |
1.2.2 磷化工行业现状 | 第12-13页 |
1.2.3 磷化工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方向 | 第13-14页 |
1.3 黑磷的结构及基本性质简介 | 第14-15页 |
1.4 黑磷的制备方法 | 第15-17页 |
1.4.1 高压法 | 第15页 |
1.4.2 铋熔化法 | 第15-16页 |
1.4.3 矿化法 | 第16-17页 |
1.4.4 机械球磨法 | 第17页 |
1.5 纳米黑磷的制备方法 | 第17-19页 |
1.5.1 机械剥离法 | 第17-18页 |
1.5.2 液相剥离法 | 第18-19页 |
1.5.3 电化学剥离法 | 第19页 |
1.5.4 气相沉积法 | 第19页 |
1.6 黑磷在储能领域的应用 | 第19-21页 |
1.7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1.7.1 研究思路 | 第21-22页 |
1.7.2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实验设备与表征测试方法 | 第23-27页 |
2.1 主要原材料及仪器设备 | 第23-24页 |
2.1.1 主要化学试剂及原料 | 第23页 |
2.1.2 主要实验设备及仪器 | 第23-24页 |
2.2 材料的表征方法 | 第24-25页 |
2.3 锂离子电池的组装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5-27页 |
2.3.1 锂离子电池的组装 | 第25页 |
2.3.2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5-27页 |
第三章 黑磷的制备及表征研究 | 第27-39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27-30页 |
3.2.1 碘化高锡的制备 | 第27-29页 |
3.2.2 黑磷的制备 | 第29页 |
3.2.3 以黑磷为晶种制备黑磷 | 第29-3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0-35页 |
3.3.1 碘化高锡的结构分析 | 第30-31页 |
3.3.2 黑磷的结构形貌分析 | 第31-34页 |
3.3.3 矿化剂用量对黑磷收率的影响 | 第34页 |
3.3.4 反应器大小对黑磷收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3.3.5 放大实验 | 第35页 |
3.4 黑磷生长机制的初步研究 | 第35-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纳米黑磷的制备及表征研究 | 第39-51页 |
4.1 引言 | 第39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39-41页 |
4.2.1 仪器清洗 | 第39-40页 |
4.2.2 超声剥离制备纳米黑磷 | 第40页 |
4.2.3 高压均质法制备纳米黑磷 | 第40-41页 |
4.2.4 纳米黑磷分散液的干燥 | 第41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1-49页 |
4.3.1 两种制备方法得到的纳米黑磷对比 | 第41-43页 |
4.3.2 干燥方式对高压均质法制备纳米黑磷的影响 | 第43-45页 |
4.3.3 均质次数对高压均质法制备纳米黑磷的影响 | 第45-4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五章 磷烯/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研究 | 第51-65页 |
5.1 引言 | 第51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51-53页 |
5.2.1 仪器清洗 | 第51页 |
5.2.2 高压均质法制备石墨烯 | 第51-52页 |
5.2.3 高压均质法制备磷烯/石墨烯复合材料 | 第52-53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3-61页 |
5.3.1 磷烯/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结构分析 | 第53-55页 |
5.3.2 磷烯/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分析 | 第55-57页 |
5.3.3 磷烯/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成键分析 | 第57-59页 |
5.3.4 磷烯/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元素含量分析 | 第59-61页 |
5.4 磷烯/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61-63页 |
5.4.1 循环伏安分析 | 第61页 |
5.4.2 恒流充放电测试 | 第61-62页 |
5.4.3 循环性能分析 | 第62-6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6.1 结论 | 第65-66页 |
6.2 创新点 | 第66页 |
6.3 展望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7页 |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奖励)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