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材料改性高铬铸铁的组织和耐磨性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耐磨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 第11页 |
1.2 高铬铸铁简介 | 第11-16页 |
1.2.1 高铬铸铁件的冶炼与浇注 | 第11-13页 |
1.2.2 高铬白口铸铁的热处理 | 第13-14页 |
1.2.3 高铬铸铁中主要合金元素的作用 | 第14-16页 |
1.3 纳米材料 | 第16-17页 |
1.3.1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6页 |
1.3.2 纳米颗粒对晶粒大小及基体碳化物的影响 | 第16-17页 |
1.3.3 纳米颗粒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17页 |
1.4 纳米材料在钢铁材料应用简介 | 第17-18页 |
1.5 纳米颗粒应用于高铬铸铁领域 | 第18页 |
1.6 本文研究内容及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8-20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和内容 | 第20-27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2.2 试验设备 | 第20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20-23页 |
2.3.1 铸造前准备 | 第20-21页 |
2.3.2 铸造高铬铸铁球 | 第21页 |
2.3.3 高铬铸铁球的热处理 | 第21-22页 |
2.3.4 试样制备 | 第22-23页 |
2.4 高铬铸铁组织结构分析和性能检测 | 第23-27页 |
2.4.1 金相组织观察 | 第23页 |
2.4.2 冲击性能检测 | 第23-24页 |
2.4.3 洛氏硬度试验 | 第24页 |
2.4.4 摩擦磨损试验(常温) | 第24-26页 |
2.4.5 扫描电镜试验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纳米TiC对高铬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27-40页 |
3.1 显微组织分析 | 第27-31页 |
3.1.1 高铬铸铁金相分析 | 第27-28页 |
3.1.2 扫描电镜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8-31页 |
3.2 力学性能分析 | 第31-35页 |
3.2.1 冲击韧性分析 | 第31-33页 |
3.2.2 断口分析 | 第33-34页 |
3.2.3 硬度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4-35页 |
3.3 摩擦磨损性能分析 | 第35-39页 |
3.3.1 磨损及摩擦系数分析 | 第35-37页 |
3.3.2 台阶仪试验及磨损率分析 | 第37-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纳米VC对高铬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40-51页 |
4.1 显微组织分析 | 第40-43页 |
4.1.1 高铬铸铁金相分析 | 第40-41页 |
4.1.2 扫描电镜结果与分析 | 第41-43页 |
4.2 力学性能分析 | 第43-46页 |
4.2.1 冲击韧性分析 | 第43-44页 |
4.2.2 断口分析 | 第44-46页 |
4.2.3 硬度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6页 |
4.3 摩擦磨损性能分析 | 第46-50页 |
4.3.1 磨损试验及摩擦系数分析 | 第46-48页 |
4.3.2 台阶仪试验及磨损率分析 | 第48-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纳米CeO2对高铬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51-63页 |
5.1 显微组织分析 | 第51-55页 |
5.1.1 高铬铸铁金相分析 | 第51-53页 |
5.1.2 扫描电镜结果与分析 | 第53-55页 |
5.2 力学性能分析 | 第55-59页 |
5.2.1 冲击韧性分析 | 第55-56页 |
5.2.2 断口分析 | 第56-57页 |
5.2.3 硬度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7-59页 |
5.3 摩擦磨损性能分析 | 第59-62页 |
5.3.1 磨损试验及摩擦系数分析 | 第59-61页 |
5.3.2 台阶仪试验及磨损率分析 | 第61-6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研究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