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节能优化--以公共建筑为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建筑节能发展概况 | 第13-17页 |
1.2.1 国外建筑节能概况 | 第13-15页 |
1.2.2 国内建筑节能概况 | 第15-17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第二章 绿色建筑节能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 第20-32页 |
2.1 绿色建筑的相关概念 | 第20-25页 |
2.1.1 绿色建筑的内涵 | 第20-21页 |
2.1.2 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 第21-22页 |
2.1.3 2014 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解读 | 第22-25页 |
2.2 建筑节能的相关概念 | 第25-27页 |
2.2.1 建筑节能概念 | 第25-26页 |
2.2.2 建筑能耗的计算方法简介 | 第26-27页 |
2.2.3 建筑能耗计算软件DeST介绍 | 第27页 |
2.3 建筑热工设计气候分区 | 第27-29页 |
2.3.1 我国建筑热工设计气候分区 | 第27-28页 |
2.3.2 夏热冬暖地区气候特点 | 第28-29页 |
2.4 正交试验法 | 第29-31页 |
2.4.1 正交试验法的基本概念 | 第29-30页 |
2.4.2 正交试验法结果分析 | 第30-31页 |
2.4.3 正交试验法基本步骤 | 第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夏热冬暖地区建筑节能技术分析 | 第32-49页 |
3.1 建筑规划节能技术 | 第32-33页 |
3.2 建筑单体节能技术适宜性比较 | 第33-43页 |
3.2.1 外墙节能技术适宜性比较 | 第33-36页 |
3.2.2 外窗节能技术适宜性比较 | 第36-38页 |
3.2.3 屋面节能技术适宜性比较 | 第38-39页 |
3.2.4 遮阳节能技术适宜性比较 | 第39-40页 |
3.2.5 太阳能节能技术适宜性比较 | 第40-43页 |
3.3 夏热冬暖地区节能政策研究 | 第43-44页 |
3.4 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应用调研 | 第44-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绿色办公建筑能耗分析计算 | 第49-68页 |
4.1 建筑概况 | 第49-51页 |
4.2 建筑节能分析 | 第51-56页 |
4.2.1 建筑体形系数 | 第52页 |
4.2.2 外墙热工计算 | 第52页 |
4.2.3 屋面热工计算 | 第52-53页 |
4.2.4 外窗热工计算 | 第53-54页 |
4.2.5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4-55页 |
4.2.6 围护结构热工权衡判断计算 | 第55-56页 |
4.3 建筑全年电耗分析 | 第56-59页 |
4.3.1 建筑电耗分析 | 第57-58页 |
4.3.2 空调负荷特征分析 | 第58-59页 |
4.4 建筑节能优化正交试验分析 | 第59-66页 |
4.4.1 围护结构节能因素水平选择 | 第59-62页 |
4.4.2 正交试验表选择 | 第62-63页 |
4.4.3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第63-6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五章 建筑节能方案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 第68-77页 |
5.1 全生命周期成本计算方法 | 第68-70页 |
5.1.1 建筑全生命周期成本组成 | 第68-69页 |
5.1.2 全生命周期成本计算参数与模型 | 第69-70页 |
5.2 节能方案全生命周期成本计算 | 第70-76页 |
5.2.1 节能方案选择 | 第70-71页 |
5.2.2 各节能方案初始建设成本与未来运营成本 | 第71-73页 |
5.2.3 节能方案全生命周期成本与最优方案选择 | 第73-7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结论 | 第77-78页 |
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附件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