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理论论文--电影、电视的评论、欣赏论文

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下传统文化符号在中国影视作品中的运用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0-15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页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范围的界定第10-12页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第12-13页
        一、对传统文化符号的研究第12-13页
        二、对电影、电视作品的符号学研究第13页
    第四节 课题创新点第13-14页
    第五节 研究方法第14-15页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相关概念厘清第15-21页
    第一节 传统文化与文化符号第15-17页
        一、文化的界定第15-16页
        二、传统文化的界定第16-17页
    第二节 符号、符号化与文化符号第17-20页
        一、符号的内涵第17-18页
        二、符号化的含义第18-19页
        三、文化符号的构建理据第19-20页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二章 文化寻根意识与中国影视作品第21-31页
    第一节 影视作品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论述第21-23页
        一、影视作品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第21-22页
        二、传统文化赋予影视作品“精气神”第22-23页
    第二节“文化寻根”意识在影视作品的再现第23-26页
        一、从影视作品中的“文化寻根”热说起第23-25页
        二、“文化寻根”思潮产生的缘由第25-26页
    第三节“文化寻根”意识于中国影视作品中再现的意义第26-30页
        一、展示传统文化负值,关注生命原力第26-28页
        二、挖掘传统文化优值,关怀当下生存第28-29页
        三、保护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第29-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传统文化原型在中国影视作品中的再现第31-42页
    第一节 原型与父亲原型第31-33页
        一、原型的概述第31-32页
        二、中国父亲原型的研究价值第32-33页
    第二节 原型的历时性演变第33-38页
        一、传统语境中的父系文化第33-34页
        二、现代语境下的反父系文化第34-38页
    第三节 原型在影视作品中的效果第38-41页
        一、以共享资源加快传播速度第38-39页
        二、以文化融合促进文化认同第39-41页
        三、以文化认同扩大传播范围第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传统文化符号在中国影视作品中的延伸和创新第42-53页
    第一节 传统文化向现代、全球化文化方向的延伸第42-44页
    第二节 传统文化与多种文化元素的融合第44-46页
    第三节 传统文化创意符号的表达第46-52页
        一、传统文化创意符号表达的必然性与可行性分析第47-49页
        二、传统文化创意符号的几种表达形式第49-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结论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附件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西传统特色节日文化比较研究
下一篇:复杂度、准确度与流利度在早期二语写作中的动态发展—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