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3页 |
ABSTRACT | 第13-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2页 |
·网络编码技术概述 | 第16-23页 |
·基本原理 | 第16-17页 |
·发展历史 | 第17-23页 |
·研究趋势 | 第23页 |
·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传输在性能分析和优化技术上面临的挑战 | 第23-27页 |
·流间网络编码的端到端性能分析 | 第23-24页 |
·流间网络编码的单节点排队行为分析 | 第24-25页 |
·基于随机线性网络编码的数据分发系统中段粒度最优取值问题 | 第25-26页 |
·基于流间网络编码的拥塞控制中的冗余路径构建问题 | 第26-27页 |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7-29页 |
·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创新点 | 第29页 |
·论文结构 | 第29-32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 | 第32-46页 |
·计算机网络性能分析工具 | 第32-39页 |
·排队论基础 | 第32-36页 |
·随机网络演算基础 | 第36-39页 |
·小结 | 第39页 |
·流间网络编码性能分析技术 | 第39-41页 |
·同步流间网络编码 | 第39-40页 |
·异步流间网络编码 | 第40-41页 |
·小结 | 第41页 |
·随机线性网络编码的性能分析技术 | 第41-43页 |
·基于流间网络编码的拥塞控制技术 | 第43-46页 |
·传统IP 层拥塞控制技术 | 第43-44页 |
·基于流间网络编码的IP 层拥塞控制技术 | 第44-45页 |
·基于网络编码的传输层拥塞控制技术 | 第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章 基于随机网络演算的流间网络编码的端到端性能分析方法 | 第46-66页 |
·引言 | 第46-47页 |
·传统性能分析方法失效的原因 | 第47-52页 |
·流间网络编码抽象模型 | 第47-48页 |
·Markov 排队分析失效 | 第48-50页 |
·网络演算面临的挑战 | 第50-52页 |
·流间网络编码单节点分析 | 第52-54页 |
·流间网络编码在无环随机网络上的性能分析 | 第54-58页 |
·网络模型 | 第54-55页 |
·端到端延迟 | 第55-57页 |
·吞吐率 | 第57-58页 |
·性能评测 | 第58-64页 |
·达曲线和服务曲线的数值计算 | 第58-60页 |
·案例1: 蝴蝶网络 | 第60-62页 |
·案例2: 复杂的组播网络 | 第62-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四章 流间网络编码中单节点上的排队行为分析 | 第66-82页 |
·引言 | 第66-68页 |
·异步流间网络编码的排队模型 | 第68-69页 |
·异步流间网络编码的性能分析 | 第69-75页 |
·编码机会分析 | 第69-72页 |
·Eij 的计算方法 | 第72-73页 |
·队列分解近似方法 | 第73-75页 |
·深入讨论 | 第75-78页 |
·稳定性 | 第75-77页 |
·编码增益 | 第77-78页 |
·模型有效性评测 | 第78-81页 |
·简单案例:无记忆性流量和服务能力 | 第78-79页 |
·复杂案例:饱和且均衡的流量 | 第79-80页 |
·更复杂案例:重尾流量与变化的服务速率 | 第80-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五章 基于随机线性网络编码的数据分发系统中段粒度最优取值方法 | 第82-102页 |
·引言 | 第82-83页 |
·系统模型及基本原理 | 第83-85页 |
·段粒度分析 | 第85-94页 |
·控制开销分析 | 第85-86页 |
·计算开销分析 | 第86-87页 |
·随机线性网络编码的排队模型 | 第87-88页 |
·编码块传输效率 | 第88-91页 |
·排队系统的稳定性讨论及稳态概率 | 第91-92页 |
·解码间隔时延 | 第92-94页 |
·基于段粒度分析的性能优化 | 第94-96页 |
·流媒体播放质量 | 第94-95页 |
·传输效率最优化问题 | 第95-96页 |
·性能评价 | 第96-101页 |
·排队分析评测 | 第97-99页 |
·段粒度最优取值评估 | 第99-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第六章 基于流间网络编码的拥塞控制中的冗余路径优化 | 第102-124页 |
·引言 | 第102-103页 |
·冗余路径构建 | 第103-105页 |
·问题定义 | 第105-106页 |
·问题复杂度分析 | 第106-109页 |
·近似算法FlowGrouping | 第109-114页 |
·步骤一、带权值无向图转换 | 第110-111页 |
·步骤二、最小团划分 | 第111页 |
·步骤三、稳定团选择 | 第111-113页 |
·步骤四、团融合 | 第113页 |
·算法分析 | 第113-114页 |
·IP 层拥塞控制的实现 | 第114-117页 |
·拥塞检测机制 | 第115-116页 |
·传输调度机制 | 第116-117页 |
·性能评测 | 第117-122页 |
·冗余路径构建 | 第117-119页 |
·基于FlowGrouping 的IP 层拥塞控制机制 | 第119-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2-124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4-126页 |
·论文工作的总结 | 第124-125页 |
·课题研究展望 | 第125-126页 |
致谢 | 第126-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40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40-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