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6-17页 |
1.3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第20-30页 |
2.1 试验原材料 | 第20-24页 |
2.1.1 水泥 | 第20页 |
2.1.2 硅灰 | 第20-21页 |
2.1.3 骨料 | 第21-22页 |
2.1.3.1 粗骨料 | 第21页 |
2.1.3.2 细骨料 | 第21-22页 |
2.1.4 外加剂 | 第22-23页 |
2.1.4.1 减水剂 | 第22页 |
2.1.4.2 增稠剂 | 第22-23页 |
2.1.4.3 缓凝剂 | 第23页 |
2.1.5 颜料 | 第23-24页 |
2.1.6 水 | 第24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4-30页 |
2.2.1 水泥浆体流变性能测试方法 | 第24-25页 |
2.2.2 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 第25页 |
2.2.3 透水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方法 | 第25-26页 |
2.2.4 透水混凝土微观结构试验方法 | 第26-27页 |
2.2.4.1 ESEM | 第26页 |
2.2.4.2 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 | 第26-27页 |
2.2.5 透水混凝土有效孔隙率试验方法 | 第27页 |
2.2.6 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测试方法 | 第27-30页 |
第三章 透水混凝土工作性能试验研究 | 第30-52页 |
3.1 概述 | 第30页 |
3.2 评价透水混凝土工作性能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 第30-33页 |
3.3 透水混凝土工作性能评价方法的原理分析 | 第33-36页 |
3.4 透水混凝土工作性能评价的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6-50页 |
3.4.1 水灰比改变对透水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及评价结果 | 第37-41页 |
3.4.2 硅灰掺量改变对透水混凝土工作性能影响规律及评价结果 | 第41-45页 |
3.4.3 外加剂掺量改变对透水混凝土工作性能影响规律及评价结果 | 第45-5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透水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第52-78页 |
4.1 概述 | 第52-53页 |
4.2 水灰比对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3-54页 |
4.3 硅灰掺量对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4-57页 |
4.4 外加剂及其掺量对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7-59页 |
4.5 骨料粒径对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9-61页 |
4.6 骨灰比对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1-64页 |
4.7 骨料种类对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4-69页 |
4.7.1 骨料种类对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4-65页 |
4.7.2 不同骨料的扫描电镜分析 | 第65-66页 |
4.7.3 不同骨料的界面过渡区分析 | 第66-68页 |
4.7.4 骨料种类对透水混凝土孔结构的影响 | 第68-69页 |
4.8 成型方式对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9-72页 |
4.9 细骨料对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72-73页 |
4.10 颜料对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73-74页 |
4.11 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模型 | 第74-76页 |
4.12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五章 透水混凝土透水性能试验研究 | 第78-98页 |
5.1 概述 | 第78页 |
5.2 透水混凝土连通孔分析方法 | 第78-82页 |
5.2.1 二维切片图的获取 | 第78-79页 |
5.2.2 灰度阈值的确定及图像二值化 | 第79-80页 |
5.2.3 连通孔的定义及处理 | 第80-81页 |
5.2.4 连通孔的孔隙率及曲折度 | 第81-82页 |
5.3 透水混凝土孔隙率分析 | 第82-84页 |
5.3.1 孔隙率测试方法比较 | 第82-83页 |
5.3.2 连通孔隙率与总孔隙率之间的关系 | 第83-84页 |
5.4 水灰比对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的影响 | 第84-86页 |
5.5 骨料粒径对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的影响 | 第86-87页 |
5.6 骨灰比对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的影响 | 第87-88页 |
5.7 骨料种类对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的影响 | 第88-90页 |
5.8 成型方式对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的影响 | 第90-91页 |
5.9 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模型 | 第91-95页 |
5.10 本章小结 | 第95-98页 |
第六章 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及施工 | 第98-106页 |
6.1 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 | 第98-99页 |
6.2 透水混凝土现场施工 | 第99-105页 |
6.2.1 原材料 | 第99-100页 |
6.2.2 原状土、级配碎石层及找平层施工 | 第100页 |
6.2.3 透水混凝土的配制及运输 | 第100-102页 |
6.2.4 透水混凝土路面施工及养护 | 第102-104页 |
6.2.5 关于透水混凝土施工的几点思考 | 第104-105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6-109页 |
7.1 结论 | 第106-108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108-109页 |
致谢 | 第109-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3页 |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主要成果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