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1.2.1 钻孔应变观测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2.2 时频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 第2章 钻孔应变观测原理及数据分析 | 第16-29页 |
| 2.1 姑咱台站钻孔应变观测数据 | 第16-17页 |
| 2.2 钻孔应变观测原理 | 第17-19页 |
| 2.3 钻孔应变观测数据时域分析 | 第19-22页 |
| 2.4 钻孔应变观测数据频域分析 | 第22-23页 |
| 2.5 钻孔应变观测数据预处理方法 | 第23-27页 |
| 2.5.1 线性插值 | 第23-25页 |
| 2.5.2 阿尔法均值滤波法 | 第25-26页 |
| 2.5.3 一阶差分方法 | 第26-27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 第3章 小波变换分析方法 | 第29-40页 |
| 3.1 连续小波变换 | 第29-32页 |
| 3.1.1 连续小波变换的定义 | 第29-30页 |
| 3.1.2 连续小波变换的性质 | 第30-31页 |
| 3.1.3 时频分析方法对比分析 | 第31-32页 |
| 3.2 离散小波变换 | 第32-34页 |
| 3.2.1 离散小波变换的定义 | 第32-33页 |
| 3.2.2 Mallat分解算法 | 第33-34页 |
| 3.3 小波基函数的选择 | 第34-38页 |
| 3.3.1 连续小波变换的小波基函数选择 | 第35-36页 |
| 3.3.2 离散小波变换的小波基函数选择 | 第36-38页 |
| 3.4 基于时域分段处理的连续小波变换分析 | 第38-39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4章 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钻孔应变观测数据超限率分析 | 第40-53页 |
| 4.1 离散小波变换分析 | 第40-46页 |
| 4.1.1 汶川Ms8.0地震时段分析 | 第40-44页 |
| 4.1.2 芦山Ms7.0地震时段分析 | 第44-46页 |
| 4.2 钻孔应变观测数据超限率分析 | 第46-52页 |
| 4.2.1 超限率原理的改进及数据分析 | 第46-48页 |
| 4.2.2 钻孔应变观测数据强度超限率分析 | 第48-52页 |
| 4.2.2.1 汶川Ms8.0地震时段强度超限率分析 | 第48-50页 |
| 4.2.2.2 芦山Ms7.0地震时段强度超限率分析 | 第50-52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5章 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钻孔应变数据时频分析 | 第53-69页 |
| 5.1 钻孔应变数据无震统计分析 | 第53-55页 |
| 5.2 钻孔应变数据异常时频分析 | 第55-57页 |
| 5.3 大尺度时间范围整体分析 | 第57-61页 |
| 5.3.1 汶川Ms8.0震前分析 | 第57-59页 |
| 5.3.2 芦山Ms7.0震前分析 | 第59-61页 |
| 5.4 震前应变异常局部频段分析 | 第61-64页 |
| 5.4.1 汶川Ms8.0震前应变异常局部频段分析 | 第61-62页 |
| 5.4.2 芦山Ms7.0震前应变异常局部频段分析 | 第62-64页 |
| 5.5 震前应变异常频率相关性分析 | 第64-68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 6.1 全文总结 | 第69-70页 |
| 6.2 展望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