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研究背景 | 第9页 |
2.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关于我国海关机构改革的研究 | 第10-11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12页 |
1.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2.研究方法 | 第12页 |
(四)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一)相关概念 | 第14页 |
1.全国通关一体化 | 第14页 |
2.海关机构改革 | 第14页 |
(二)相关理论 | 第14-17页 |
1.政府流程再造理论 | 第14-15页 |
2.无缝隙政府理论 | 第15-16页 |
3.政府流程再造理论和无缝隙政府理论对呼和浩特海关机构改革的启示 | 第16-17页 |
二、呼和浩特海关职能配置和机构设置情况及全国通关一体化对其影 | 第17-23页 |
(一)呼和浩特海关职能配置情况 | 第17-18页 |
(二)呼和浩特海关机构设置情况 | 第18-19页 |
(三)全国通关一体化对呼和浩特海关职能的影响 | 第19-23页 |
1.全国通关一体化的背景及动因 | 第19-20页 |
2.全国通关一体化的框架 | 第20页 |
3.全国通关一体化的主要流程 | 第20-21页 |
4.全国通关一体化的突出特点 | 第21页 |
5.全国通关一体化对呼和浩特海关职能定位的影响 | 第21-23页 |
三、呼和浩特海关职能配置和机构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3-27页 |
(一)呼和浩特海关职能配置和机构设置存在的问题 | 第23-25页 |
1.机构快速扩张且过多过细 | 第23页 |
2.部门间职能交叉协调不畅 | 第23页 |
3.快速增长的业务需求和粗放的监管模式加剧了人员紧张局面 | 第23-24页 |
4.科技化水平低下限制职能效率发挥 | 第24-25页 |
(二)呼和浩特海关职能配置和机构设置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5-27页 |
1.行政成本控制意识淡薄 | 第25页 |
2.部门本位主义思想扩张 | 第25页 |
3.人力资源利用与配置不合理 | 第25-26页 |
4.信息化、科技化监管水平发展落后 | 第26-27页 |
四、美国、香港等国家地区海关职能定位和机构设置经验借鉴 | 第27-32页 |
(一)美国海关机职能定位和机构设置情况 | 第27-28页 |
(二)香港海关机职能定位和机构设置情况 | 第28-29页 |
(三)美国、香港海关机职能定位和机构设置情况对呼和浩特海关的启示 | 第29-32页 |
1.美国、香港海关的职能定位和机构设置的突出特点 | 第29-30页 |
2.美国、香港海关的职能定位和机构设置对呼和浩特海关的启示 | 第30-32页 |
五、呼和浩特海关机构改革设想 | 第32-43页 |
(一)呼和浩特海关机构改革基本原则 | 第32-33页 |
1.改革设计与全国海关改革部署相统一 | 第32页 |
2.海关发展需要与内蒙古自治区开放需求相统一 | 第32页 |
3.解决自身问题与提升关警员、企业获得感相统一 | 第32页 |
4.提高效率与防控风险相统一 | 第32-33页 |
(二)呼和浩特海关机构改革总体目标 | 第33页 |
(三)呼和浩特海关机构改革的框架及保障设计 | 第33-34页 |
1.呼和浩特海关机构改革的整体框架 | 第33-34页 |
2.呼和浩特海关机构改革的综合保障 | 第34页 |
(四)呼和浩特海关机构改革的具体设想 | 第34-43页 |
1.成立呼和浩特海关税收管理中心,实现通关业务集中处置 | 第34-35页 |
2.成立呼和浩特海关风险防控中心,突出风险防控作业 | 第35-36页 |
3.成立呼和浩特海关集中审像中心、查验作业监控中心,推进查验监管作业改革 | 第36-37页 |
4.成立呼和浩特海关稽查中心,加强后续稽核查 | 第37-38页 |
5.关税处牵头进行减免税和加工贸易及保税监管业务集中审核改革 | 第38-39页 |
6.统计处牵头进行统计业务集中改革 | 第39页 |
7.办公室牵头推广应用“互联网+海关”项目改革 | 第39-40页 |
8.对隶属海关进行功能化改造 | 第40-43页 |
六、结论 | 第43-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