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11-23页 |
1.1 我国奶业现状 | 第11-12页 |
1.2 主要国家奶牛养殖情况 | 第12-13页 |
1.3 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因素 | 第13-23页 |
1.3.1 遗传因素 | 第13页 |
1.3.2 胎次与年龄 | 第13-14页 |
1.3.3 体况评分 | 第14页 |
1.3.4 泌乳阶段 | 第14页 |
1.3.5 挤奶次数以及挤奶技术 | 第14页 |
1.3.6 环境因素 | 第14-15页 |
1.3.7 牛舍条件 | 第15-16页 |
1.3.7.1 牛舍面积与密度 | 第15页 |
1.3.7.2 空气质量 | 第15页 |
1.3.7.3 光照 | 第15页 |
1.3.7.4 水 | 第15-16页 |
1.3.7.5 体刷器 | 第16页 |
1.3.8 躺卧时间 | 第16页 |
1.3.9 自由活动 | 第16-17页 |
1.3.10 奶牛舒适度与福利 | 第17页 |
1.3.11 优质粗饲料 | 第17-18页 |
1.3.12 奶牛养殖技术水平制约单产 | 第18页 |
1.3.13 挤奶时间与挤奶间隔 | 第18页 |
1.3.14 泌乳牛饲养管理 | 第18-20页 |
1.3.15 干奶期和围产期奶牛管理 | 第20-21页 |
1.3.15.1 干奶牛管理 | 第20-21页 |
1.3.15.2 围产牛管理 | 第21页 |
1.3.16 产犊季节 | 第21-22页 |
1.3.17 产犊间隔 | 第22页 |
1.3.18 健康 | 第22-23页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3页 |
2 试验研究 | 第23-39页 |
2.1 牧场地理位置和自然气候条件 | 第23页 |
2.2 牧场设施与饲养管理 | 第23页 |
2.3 试验动物选择 | 第23页 |
2.4 数据搜集和整理 | 第23-25页 |
2.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5-39页 |
2.5.1 初产奶牛 | 第25-32页 |
2.5.1.1 不同月份产犊奶牛305d产奶量比较 | 第25-28页 |
2.5.1.2 不同月份产犊奶牛各泌乳月泌乳曲线的比较 | 第28-29页 |
2.5.1.3 不同季节产犊奶牛305d产奶量比较 | 第29-31页 |
2.2.1.4 不同季节产犊奶牛泌乳曲线的比较 | 第31-32页 |
2.2.1.5 小结 | 第32页 |
2.5.2 经产牛 | 第32-39页 |
2.5.2.1 不同月份产犊奶牛305d产奶量比较 | 第32-35页 |
2.5.2.2 不同月份产犊奶牛各泌乳月泌乳曲线的比较 | 第35-36页 |
2.5.2.3 不同季节产犊奶牛305d产奶量比较 | 第36-38页 |
2.5.2.4 不同季节产犊奶牛泌乳曲线的比较 | 第38-39页 |
2.5.2.5 小结 | 第39页 |
3 整体讨论 | 第39-41页 |
3.1 产犊月份对305d产奶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3.2 305 d产奶量的季节性变化 | 第40页 |
3.3 产犊季节对泌乳曲线的影响 | 第40-41页 |
4 结论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作者简介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