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草本论文--多年生论文

河西绿洲菘蓝水分高效利用及调亏灌溉模式优化研究

摘要第2-4页
summary第4-6页
前言第10-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4-24页
        1.2.1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研究进展第14-15页
        1.2.2 膜下滴灌研究进展第15-16页
        1.2.3 土壤水分与作物生态生理第16-19页
        1.2.4 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第19-21页
        1.2.5 调亏灌溉研究进展第21-24页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24-25页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5-33页
    2.1 研究内容第25页
    2.2 研究目标第25-26页
    2.3 试验方案第26-33页
        2.3.1 试验区概况第26页
        2.3.2 供试材料及栽培方式第26-27页
        2.3.3 试验设计第27-28页
        2.3.4 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第28-29页
        2.3.5 测定内容及方法第29-33页
第三章 调亏灌溉条件下菘蓝土壤水分生态特征第33-53页
    3.1 调亏灌溉条件下菘蓝全生育期气象因子变化第33-38页
        3.1.1 调亏灌溉条件下菘蓝全生育期温度与降雨量变化第34-35页
        3.1.2 调亏灌溉条件下菘蓝全生育期大气相对湿度变化第35-36页
        3.1.3 调亏灌溉条件下菘蓝全生育期日照时数变化第36-37页
        3.1.4 调亏灌溉条件下菘蓝全生育期蒸发强度变化特征第37-38页
    3.2 不同亏水处理菘蓝耗水特征第38-42页
        3.2.1 膜下滴灌调亏菘蓝耗水量第38-40页
        3.2.2 膜下滴灌调亏菘蓝不同生育阶段耗水强度第40-41页
        3.2.3 膜下滴灌调亏菘蓝不同生育阶段耗水模数第41-42页
    3.3 不同亏水处理下菘蓝阶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第42-48页
        3.3.1 不同亏水处理下菘蓝土壤水分时间动态变化第42-45页
        3.3.2 不同亏水处理下菘蓝土壤水分空间动态变化第45-48页
    3.4 不同亏水处理下菘蓝地温变化特征第48-50页
        3.4.1 菘蓝土壤温度全生育期的变化动态第48页
        3.4.2 不同土层深度地温日变化规律第48-50页
    3.5 讨论与小结第50-53页
第四章 调亏灌溉对菘蓝光合特性的影响第53-61页
    4.1 不同亏水处理对菘蓝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第53-54页
    4.2 不同亏水处理对菘蓝气孔导度的影响第54-56页
    4.3 不同亏水处理对菘蓝蒸腾速率的影响第56-57页
    4.4 不同亏水处理对菘蓝叶面积指数的影响第57-58页
    4.5 讨论与小结第58-61页
第五章 调亏灌溉对菘蓝生长动态指标的影响第61-69页
    5.1 不同亏水处理对菘蓝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第61-63页
    5.2 不同亏水处理对菘蓝根生物量的影响第63-65页
    5.3 不同亏水处理对菘蓝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第65-67页
    5.4 讨论与小结第67-69页
第六章 调亏灌溉对菘蓝生产力的影响第69-88页
    6.1 不同亏水处理对菘蓝产量及构成要素的影响第69-72页
    6.2 不同亏水处理对菘蓝总生物量的影响第72-74页
    6.3 不同亏水处理对菘蓝收获指数的影响第74-75页
    6.4 不同亏水处理对菘蓝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第75-78页
        6.4.1 水分利用效率第75-76页
        6.4.2 灌溉水分利用效率第76页
        6.4.3 菘蓝产量、生物量、收获指数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第76-78页
    6.5 菘蓝产量、总生物量和收获指数与耗水量的关系第78-81页
    6.6 膜下滴灌调亏灌溉菘蓝水分生产函数第81-85页
        6.6.1 膜下滴灌菘蓝水分生产函数的求解第82-84页
        6.6.2 膜下滴灌菘蓝水分生产函数求解结果第84-85页
    6.7 讨论与小结第85-88页
第七章 调亏灌溉对菘蓝土壤养分、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第88-98页
    7.1 不同亏水处理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第88-89页
    7.2 不同水分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第89-93页
    7.3 不同亏水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93-95页
    7.4 讨论与小结第95-98页
第八章 调亏灌溉对菘蓝品质的影响第98-110页
    8.1 不同亏水处理对(R,S)-告依春的影响第98-100页
    8.2 不同亏水处理对靛蓝的影响第100-102页
    8.3 不同水分处理对靛玉红的影响第102-104页
    8.4 调亏灌溉条件下菘蓝品质综合评价第104-107页
        8.4.1 菘蓝品质的相关性分析第105页
        8.4.2 菘蓝品质综合评价方案第105-107页
    8.5 讨论与小结第107-110页
第九章 膜下滴灌菘蓝调亏灌溉模式优化第110-114页
    9.1 调亏灌溉制度综合评价方案第110-113页
        9.1.1 参评因子的选定第110-111页
        9.1.2 构建单子因评判矩阵第111页
        9.1.3 构建单项参评因子权重系数矩阵第111-112页
        9.1.4 综合评价指标的计算第112-113页
    9.2 菘蓝最优灌溉制度的确定第113-114页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第114-118页
    10.1 主要结论第114-116页
    10.2 创新与展望第116-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30页
致谢第130-131页
导师简介第131-133页
作者简介第133-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膜覆盖和品种互作对玉米产量、根系特征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下一篇:收获期马铃薯块茎物理特性及损伤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