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8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1.1.1 旅游者时空行为研究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 第13页 |
1.1.2 旅游数字足迹逐渐成为人文地理和旅游研究新的数据来源 | 第13页 |
1.1.3 上海发展都市旅游需要理论研究的支撑 | 第13-14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第2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18-24页 |
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8-22页 |
2.1.1 游客时间行为特征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2.1.2 游客空间行为特征研究综述 | 第19-20页 |
2.1.3 旅游数字足迹研究综述 | 第20-21页 |
2.1.4 研究评述 | 第21-22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2.2.1 距离衰减理论 | 第22页 |
2.2.2 核心—边缘理论 | 第22页 |
2.2.3 旅游流理论 | 第22-23页 |
2.2.4 社会网络理论 | 第23页 |
2.2.5 推拉理论 | 第23-24页 |
第3章 数据处理与上海旅游资源分类 | 第24-31页 |
3.1 研究区域 | 第24-25页 |
3.2 数据来源与数据预处理 | 第25-26页 |
3.2.1 数据来源 | 第25页 |
3.2.2 数据预处理 | 第25-26页 |
3.3 上海旅游资源分类 | 第26-31页 |
第4章 访沪国内游客时间行为特征 | 第31-41页 |
4.1 游客到访各类型旅游资源季节集中程度分析 | 第31-33页 |
4.2 游客到访各类型旅游资源季节高峰状况分析 | 第33-36页 |
4.3 各季节游客到访旅游资源偏好分析 | 第36-40页 |
4.4 游客季节分布差异成因分析 | 第40-41页 |
4.4.1 休假制度 | 第40页 |
4.4.2 气候因素 | 第40-41页 |
第5章 访沪国内游客空间行为特征 | 第41-51页 |
5.1 游客到访景区(点)空间分布类型特征分析 | 第41-44页 |
5.2 游客到访景区(点)空间均衡性分析 | 第44-46页 |
5.3 游客到访景区(点)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 第46-51页 |
第6章 访沪旅游流网络结构分析 | 第51-59页 |
6.1 游客到访景区(点)偏好分析 | 第51-55页 |
6.2 游客到访景区(点)网络结构分析 | 第55-59页 |
6.2.1 旅游流网络图 | 第55-56页 |
6.2.2 网络特征分析 | 第56-59页 |
6.2.2.1 规模及密度分析 | 第56页 |
6.2.2.2 中心性分析 | 第56-59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3页 |
7.1 结论 | 第59-61页 |
7.2 创新点 | 第61页 |
7.3 不足与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