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论文--激光技术、微波激射技术论文

基于激光干涉条纹的表面形貌测量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第10-14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第14-16页
第二章 基于激光干涉条纹形貌测量系统的结构和原理第16-28页
    2.1 剪切干涉原理第16-18页
    2.2 基于激光干涉条纹测量三维形貌的基本原理第18-21页
    2.3 激光干涉条纹的产生及特性第21-27页
        2.3.1 干涉条纹的产生第21-23页
        2.3.2 干涉条纹图像的空间频谱第23-24页
        2.3.3 干涉条纹随时间变化的稳定性分析第24-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相位测量轮廓术第28-42页
    3.1 相位测量轮廓术的相位计算原理第28-30页
    3.2 相位测量轮廓术测量方法的系统结构及流程设计第30-31页
    3.3 采用位移平台完成四步相移控制第31-34页
    3.4 相位测量轮廓术中图像带通滤波的设计要求第34-36页
    3.5 相位展开算法第36-40页
        3.5.1 相位展开算法的基本原理第36-38页
        3.5.2 课题中对相位展开算法的改进第38-40页
    3.6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四章 傅里叶变换轮廓术第42-48页
    4.1 傅里叶变换轮廓术的相位计算原理第42-44页
    4.2 傅里叶变换轮廓术测量方法的系统结构及流程设计第44页
    4.3 傅里叶变换轮廓术中图像带通滤波的设计要求第44-46页
    4.4 相位测量轮廓术与傅里叶变换轮廓术的比较第46-47页
    4.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面结构3D测量的带通滤波第48-59页
    5.1 带通滤波的基本原理第48-49页
    5.2 三维形貌测量中带通滤波器实现的基础第49-52页
        5.2.1 单边谱基频中心的确定第49-51页
        5.2.2 基频选取范围的确定第51页
        5.2.3 基于阈值处理的分界点查找方法第51-52页
    5.3 本课题中所涉及带通滤波器的具体实现与区别第52-56页
        5.3.1 条纹稳定性分析过程中带通滤波器的实现第52-54页
        5.3.2 相位测量轮廓术方法中带通滤波器的实现第54-55页
        5.3.3 傅里叶变换轮廓术方法中带通滤波器的实现第55-56页
    5.4 针对微小物体带通滤波的进一步探讨第56-58页
    5.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六章 实验及结果分析第59-67页
    6.1 实验框架与软硬件介绍第59-61页
        6.1.1 测试系统的实验框架第59页
        6.1.2 实验硬件的介绍第59-61页
        6.1.3 实验软件的介绍第61页
    6.2 相位测量轮廓术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1-63页
    6.3 傅里叶变换轮廓术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3-66页
        6.3.1 比较理想的实验结果第63-64页
        6.3.2 较差结果的分析第64-66页
    6.4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67-69页
    7.1 总结第67-68页
    7.2 展望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Ⅵ族元素掺杂硅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下一篇:极低相噪稳频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