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以及结构安排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 第18-32页 |
2.1 机载数据总线介绍 | 第18-24页 |
2.1.1 民用机载数据总线 | 第18-20页 |
2.1.2 军用机载数据总线 | 第20-24页 |
2.2 FC总线 | 第24-30页 |
2.2.1 FC协议结构及帧格式 | 第25-26页 |
2.2.2 FC拓扑结构 | 第26-30页 |
2.3 FC-AE-ASM协议 | 第30-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基于FC协议雷达模拟数据传输与显示总体方案设计 | 第32-47页 |
3.1 总体方案设计 | 第32-38页 |
3.1.1 系统硬件构成介绍 | 第34-36页 |
3.1.2 系统应用软件需求分析 | 第36-37页 |
3.1.3 系统所需软件技术 | 第37-38页 |
3.2 系统各模块设计简介 | 第38-46页 |
3.2.1 数据模拟生成模块 | 第39-41页 |
3.2.1.1 雷达数据模拟生成 | 第39-40页 |
3.2.1.2 视频图像生成 | 第40页 |
3.2.1.3 飞行参数数据模拟生成 | 第40-41页 |
3.2.2 数据封装发送模块 | 第41-43页 |
3.2.2.1 雷达数据封装发送 | 第41-42页 |
3.2.2.2 视频数据封装发送 | 第42-43页 |
3.2.2.3 飞行参数数据封装发送 | 第43页 |
3.2.3 数据接收模块 | 第43-44页 |
3.2.4 数据显示模块 | 第44-45页 |
3.2.4.1 雷达数据显示界面 | 第44页 |
3.2.4.2 视频数据显示界面 | 第44页 |
3.2.4.3 飞行参数显示界面 | 第44-45页 |
3.2.5 系统API层简要说明 | 第45-46页 |
3.2.6 系统驱动层简要说明 | 第4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基于FC协议雷达模拟数据传输与显示详细软件设计及实现 | 第47-70页 |
4.1 系统软件结构 | 第47-48页 |
4.2 数据的封装实现 | 第48-55页 |
4.2.1 关键技术 | 第48-50页 |
4.2.2 FC-AE描述符的配置 | 第50-53页 |
4.2.1.1 描述符结构体 | 第50-52页 |
4.2.1.2 描述符队列 | 第52-53页 |
4.2.3 FC-AE有效载荷payload填充实现 | 第53-55页 |
4.2.3.1 雷达数据帧payload填充 | 第53页 |
4.2.3.2 视频数据帧及飞行参数数据帧payload填充 | 第53-55页 |
4.3 FC-AE仿真节点卡的API层 | 第55-61页 |
4.3.1 初始化、链路信息部分 | 第55-57页 |
4.3.2 发送接收部分 | 第57-61页 |
4.4 数据接收实现 | 第61-63页 |
4.4.1 关键技术 | 第61页 |
4.4.2 数据接收处理 | 第61-63页 |
4.5 显示界面软件的实现 | 第63-69页 |
4.5.1 关键技术 | 第63-66页 |
4.5.1.1 信号与槽机制 | 第63-65页 |
4.5.1.2 坐标系统 | 第65-66页 |
4.5.2 显示界面软件设计 | 第66-6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基于FC协议雷达模拟数据传输与显示的软件测试 | 第70-81页 |
5.1 测试环境 | 第70页 |
5.2 测试方案 | 第70-72页 |
5.2.1 功能测试 | 第71页 |
5.2.2 性能测试 | 第71-72页 |
5.3 测试结果 | 第72-79页 |
5.3.1 功能测试 | 第72-77页 |
5.3.2 性能测试 | 第77-7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1-83页 |
6.1 总结 | 第81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