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Spiking神经网络的模式识别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贡献第13页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第13-15页
第二章 Spiking神经网络基础第15-28页
    2.1 生物神经元原理第15-16页
    2.2 Spiking神经元基本模型第16-22页
        2.2.1 Hodgkin-Huxley神经元模型第17-19页
        2.2.2 Integrate and Fire神经元模型第19页
        2.2.3 Spike Respond Model神经元模型第19-22页
    2.3 Spiking神经元信息编码第22-23页
        2.3.1 基于频率的脉冲编码(Rate coding)第22-23页
        2.3.2 基于时间的脉冲编码(Temporal coding)第23页
    2.4 Spiking神经网络学习机制第23-27页
        2.4.1 脉冲时间依赖可塑性(STDP)学习机制第23-25页
        2.4.2 远程监督学习算法(ReSuMe)学习机制第25-26页
        2.4.3 SpikeProp学习机制第26-27页
    2.5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融合Spiking的视觉特征提取第28-42页
    3.1 生物视觉系统的启示第28-29页
    3.2 基于Gabor滤波器的边缘提取第29-36页
        3.2.1 Gabor滤波器第30-32页
        3.2.2 Gabor滤波器卷积的缺陷第32页
        3.2.3 Sobel-Feldman算子第32-33页
        3.2.4 基于边缘线条梯度方向的卷积层稀疏化第33-35页
        3.2.5 稀疏化性能评估第35-36页
    3.3 基于Spiking的特征编码和采样第36-40页
        3.3.1 脉冲时间编码第36-37页
        3.3.2 基于差异延迟的Spiking采样第37-39页
        3.3.3 多尺度的Spiking编码采样第39-40页
    3.4 特征提取方法的优势分析第40-41页
    3.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有监督学习算法Tempotron及其改进第42-53页
    4.1 有监督学习算法Tempotron第42-45页
        4.1.1 标准Tempotron算法原理第42-44页
        4.1.2 标准Tempotron算法优缺点分析第44-45页
    4.2 Tempotron算法的改进第45-46页
    4.3 实验分析第46-51页
        4.3.1 算法有效性验证第46-49页
        4.3.2 超参数选择第49-50页
        4.3.3 电压噪声下的效果测试第50-51页
        4.3.4 抖动噪声下的效果测试第51页
    4.4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五章 基于Spiking神经网络的模式识别模型第53-60页
    5.1 模型结构第53-56页
        5.1.1 Spiking神经网络模型第53-54页
        5.1.2 改进的Spiking神经网络模型第54-56页
    5.2 基于Spiking神经网络的模式识别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6-59页
        5.2.1 Caltech 101第56-57页
        5.2.2 网络设置和超参数第57页
        5.2.3 识别准确率实验分析第57-58页
        5.2.4 高斯噪声干扰下的识别测试第58-59页
    5.3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0-62页
    6.1 本文主要工作与结论第60-61页
    6.2 工作展望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9页
攻硕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复原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三维物体重构方法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