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机器辅助技术论文

基于可视化技术的计算机辅助护目镜设计特征参数测量系统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9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页
    1.2 计算机辅助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计算机辅助护目镜设计特征参数测量系统关键技术综述第14-16页
        1.3.1 可视化技术第14-15页
        1.3.2 计算机交互技术第15-16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第16-19页
第二章 头部医学图像的解析与预处理第19-34页
    2.1 引言第19页
    2.2 DICOM格式文件解析第19-23页
        2.2.1 DICOM文件格式第19-21页
        2.2.2 DICOM文件解析过程第21-22页
        2.2.3 DICOM文件显示第22-23页
    2.3 医学图像滤波第23-26页
        2.3.1 空间域滤波以及频域滤波第23-24页
        2.3.2 常见滤波方法第24-26页
    2.4 医学图像分割第26-29页
        2.4.1 基于阈值的医学图像分割第26-29页
        2.4.2 区域增长第29页
    2.5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29-33页
        2.5.1 验证医学图像滤波效果第29-31页
        2.5.2 验证医学图像分割效果第31-33页
    2.6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基于MC算法的面绘制与可视化交互技术第34-58页
    3.1 引言第34页
    3.2 面绘制第34-37页
        3.2.1 面绘制算法基础第35-37页
    3.3 MC算法实现的过程第37-42页
        3.3.1 确定体素中等值面连接方式第37-41页
        3.3.2 三角面片顶点位置、法向量和重心的计算第41-42页
    3.4 基于三维模型的可视化交互技术第42-54页
        3.4.1 基于OpenGL的空间变换第43-49页
        3.4.2 三维拾取技术第49-52页
        3.4.3 快速成型技术第52-54页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4-57页
        3.5.1 验证三维重建效果第54-55页
        3.5.2 区域增长去除无关区域第55-56页
        3.5.3 验证三维测量的准确性第56-57页
        3.5.4 验证三维模型姿态变换效果第57页
    3.6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四章 基于可视化的护目镜设计特征参数测量方法第58-75页
    4.1 引言第58-59页
    4.2 护目镜设计特征参数测量方法第59-60页
    4.3 非对称图像测量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第60-66页
        4.3.1 基于面绘制的虚拟切割技术第60-64页
        4.3.2 图像空间变换第64-65页
        4.3.3 二维切片的绘制第65-66页
    4.4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第66-70页
        4.4.1 多元线性回归基本思想第67-69页
        4.4.2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建模第69-70页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70-74页
        4.5.1 验证对称切片提取的有效性第70-71页
        4.5.2 评估对称图像测量的准确性第71-72页
        4.5.3 评估不对称图像测量的准确性第72-74页
    4.6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五章 计算机辅助护目镜设计特征参数测量系统实现第75-85页
    5.1 引言第75页
    5.2 系统框架第75-77页
    5.3 系统各个模块功能介绍第77-81页
        5.3.1 图像浏览器第77-78页
        5.3.2 医学图像预处理第78-79页
        5.3.3 三维可视化模块第79-80页
        5.3.4 护目镜设计特征参数测量模块第80-81页
    5.4 非对称图像护目镜设计特征参数测量过程第81-84页
    5.5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结论与展望第85-87页
    全文工作总结第85-86页
    研究展望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2-93页
致谢第93-94页
附表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高年级古诗词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下一篇:高密度柔性基板视觉检测中的图像分割与圆孔检测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