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因子CIR模型在银行间国债回购市场应用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6页 |
第一节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5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及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5页 |
二、本文的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利率期限结构的理论基础与模型 | 第16-28页 |
第一节 利率期限结构的基本理论 | 第16-18页 |
一、纯预期理论 | 第16-17页 |
二、流动性偏好理论 | 第17页 |
三、市场分割理论 | 第17页 |
四、期限偏好理论 | 第17-18页 |
第二节 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简介 | 第18-28页 |
一、静态利率期限结构模型 | 第18-23页 |
二、动态利率期限结构模型 | 第23-28页 |
第三章 二因子CIR模型的拟合结果 | 第28-43页 |
第一节 回购市场的简介 | 第28-29页 |
一、回购协议与回购的种类 | 第28页 |
二、回购协议的价格与回购市场的参与者 | 第28-29页 |
第二节 数据的选取 | 第29-30页 |
一、质押式回购市场利率数据 | 第29页 |
二、国债价格数据 | 第29-30页 |
第三节 二因子CIR模型的状态空间表示 | 第30-36页 |
一、卡尔曼滤波的简介 | 第30-34页 |
二、二因子CIR模型的简介 | 第34-36页 |
第四节 二因子CIR模型拟合的结果分析 | 第36-43页 |
一、回购数据的图形展示 | 第36-38页 |
二、卡尔曼滤波待估参数的初始值确定 | 第38-40页 |
三、参数估计结果 | 第40-41页 |
四、二因子CIR模型的定价结果及误差分析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回购市场动态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应用 | 第43-47页 |
第一节 对数变换及模型参数的估计 | 第43-44页 |
一、对数变换的理论简述 | 第43页 |
二、模型的参数估计 | 第43-44页 |
第二节 误差修正结果 | 第44-45页 |
第三节 稳健性检验 | 第45-4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47-49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47-48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录 | 第52-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