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典型重金属离子在碳纳米管上的吸附与解吸附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9页
    1.1 引言第13页
    1.2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及危害第13-16页
        1.2.1 铅的来源及危害第14页
        1.2.2 铜的来源及危害第14-15页
        1.2.3 锌的来源及危害第15-16页
        1.2.4 镉的来源及危害第16页
    1.3 碳纳米管简介第16-19页
        1.3.1 碳纳米管的结构第16-17页
        1.3.2 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第17-18页
        1.3.3 碳纳米管的性能第18-19页
    1.4 碳纳米管吸附和解吸附重金属离子第19-27页
        1.4.1 碳纳米管吸附和解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研究现状第19-21页
        1.4.2 影响碳纳米管吸附金属离子的因素第21-26页
        1.4.3 吸附机理第26-27页
    1.5 碳纳米管和重金属离子的联合毒性第27-28页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第28-29页
第二章 羧基化碳纳米管(O-MWCNTs)对Pb~(~(2+))的吸附与解吸附研究第29-43页
    2.1 引言第29页
    2.2 实验部分第29-35页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29-31页
        2.2.2 实验仪器第31页
        2.2.3 O-MWCNTs的制备第31-32页
        2.2.4 O-MWCNTs的表征第32页
        2.2.5 Pb~(2+)浓度的测定第32-33页
        2.2.6 O-MWCNTs吸附Pb~(2+)的动力学性质测定第33页
        2.2.7 O-MWCNTs吸附Pb~(2+)的等温吸附曲线测定第33-34页
        2.2.8 吸附了Pb~(2+)的O-MWCNTs的制备第34页
        2.2.9 Pb~(2+)从O-MWCNTs上的解吸附第34页
        2.2.10 离子强度对Pb~(2+)从O-MWCNTs上的解吸附影响第34-35页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5-41页
        2.3.1 O-MWCNTs的表征第35-36页
        2.3.2 O-MWCNTs吸附Pb~(2+)的动力学曲线及模型拟合第36-38页
        2.3.3 O-MWCNTs吸附Pb~(2+)的等温吸附曲线及模型拟合第38-40页
        2.3.4 不同生物模拟液中Pb~(2+)从O-MWCNTs上的解吸附第40-41页
        2.3.5 离子强度对Pb~(2+)从O-MWCNTs上的解吸附影响第41页
    2.4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三章 羧基化碳纳米管(O-MWCNTs)对Cu~(2+)的吸附与解吸附研究第43-52页
    3.1 引言第43页
    3.2 实验部分第43-46页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43页
        3.2.2 实验仪器第43-44页
        3.2.3 Cu~(2+)浓度的测定第44-45页
        3.2.4 O-MWCNTs吸附Cu~(2+)的动力学性质测定第45页
        3.2.5 O-MWCNTs吸附Cu~(2+)的等温吸附曲线测定第45页
        3.2.6 吸附了Cu~(2+)的O-MWCNTs的制备第45页
        3.2.7 Cu~(2+)从O-MWCNTs上的解吸附第45页
        3.2.8 离子强度对Cu~(2+)从O-MWCNTs上的解吸附影响第45-46页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6-51页
        3.3.1 O-MWCNTs吸附Cu~(2+)的动力学曲线及模型拟合第46-48页
        3.3.2 O-MWCNTs吸附Cu~(2+)的等温吸附曲线及模型拟合第48-49页
        3.3.3 不同生物模拟液中Cu~(2+)从O-MWCNTs上的解吸附第49-50页
        3.3.4 离子强度对Cu~(2+)从O-MWCNTs上的解吸附影响第50-51页
    3.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 羧基化碳纳米管(O-MWCNTs)对Zn~(2+)的吸附与解吸附研究第52-60页
    4.1 引言第52页
    4.2 实验部分第52-55页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52页
        4.2.2 实验仪器第52-53页
        4.2.3 Zn~(2+)浓度的测定第53页
        4.2.4 O-MWCNTs吸附Zn~(2+)的动力学性质测定第53-54页
        4.2.5 O-MWCNTs吸附Zn~(2+)的等温吸附曲线测定第54页
        4.2.6 吸附了Zn~(2+)的O-MWCNTs的制备第54页
        4.2.7 Zn~(2+)从O-MWCNTs上的解吸附第54页
        4.2.8 离子强度对Zn~(2+)从O-MWCNTs上的解吸附影响第54-55页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5-59页
        4.3.1 O-MWCNTs吸附Zn~(2+)的动力学曲线及模型拟合第55-56页
        4.3.2 O-MWCNTs吸附Zn~(2+)的等温吸附曲线及模型拟合第56-58页
        4.3.3 不同生物模拟液中Zn~(2+)从O-MWCNTs上的解吸附第58-59页
        4.3.4 离子强度对Zn~(2+)从O-MWCNTs上的解吸附影响第59页
    4.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五章 羧基化碳纳米管(O-MWCNTs)对Cd~(2+)的吸附与解吸附研究第60-69页
    5.1 引言第60页
    5.2 实验部分第60-63页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60页
        5.2.2 实验仪器第60-61页
        5.2.3 Cd~(2+)浓度的测定第61页
        5.2.4 O-MWCNTs吸附Cd~(2+)的动力学性质测定第61-62页
        5.2.5 O-MWCNTs吸附Cd~(2+)的等温吸附曲线测定第62页
        5.2.6 吸附了Cd~(2+)的O-MWCNTs的制备第62页
        5.2.7 Cd~(2+)从O-MWCNTs上的解吸附第62页
        5.2.8 离子强度对Cd~(2+)从O-MWCNTs上的解吸附影响第62-63页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3-67页
        5.3.1 O-MWCNTs吸附Cd~(2+)的动力学曲线及模型拟合第63-64页
        5.3.2 O-MWCNTs吸附Cd~(2+)的等温吸附曲线及模型拟合第64-66页
        5.3.3 不同生物模拟液中Cd~(2+)从O-MWCNTs上的解吸附第66-67页
        5.3.4 离子强度对Cd~(2+)从O-MWCNTs上的解吸附影响第67页
    5.4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六章 四种离子共存时竞争吸附和解吸附研究第69-81页
    6.1 引言第69页
    6.2 实验部分第69-71页
        6.2.1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69页
        6.2.2 实验仪器第69-70页
        6.2.3 Pb~(2+)、Cu~(2+)、Zn~(2+)、Cd~(2+)竞争吸附的动力学性质测定第70页
        6.2.4 Pb~(2+)、Cu~(2+)、Zn~(2+)、Cd~(2+)竞争吸附的等温吸附曲线测定第70页
        6.2.5 吸附了Pb~(2+)、Cu~(2+)、Zn~(2+)、Cd~(2+)的O-MWCNTs的制备第70-71页
        6.2.6 Pb~(2+)、Cu~(2+)、Zn~(2+)、Cd~(2+)的竞争解吸附第71页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71-79页
        6.3.1 Pb~(2+)、Cu~(2+)、Zn~(2+)、Cd~(2+)竞争吸附的动力学曲线及模型拟合第71-74页
        6.3.2 Pb~(2+)、Cu~(2+)、Zn~(2+)、Cd~(2+)竞争吸附的等温吸附曲线及模型拟合第74-75页
        6.3.3 Pb~(2+)、Cu~(2+)、Zn~(2+)、Cd~(2+)在生物模拟液中的竞争解吸附第75-79页
        6.3.4 不同pH值时O-MWCNTs的Zeta电位第79页
    6.4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结论与展望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91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1-92页
致谢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O2和H2O对Mn-Ge/TiO2低温SCR催化剂的影响
下一篇:聚乙烯醇微球的合成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