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泥膜共生多级A/O工艺特性及脱氮除磷效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21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9-10页
    1.2 湘潭河东污水处理厂运行效能分析第10-12页
        1.2.1 湘潭河东污水处理厂全年数据分析第10-11页
        1.2.2 湘潭河东污水处理厂运行全流程分析第11-12页
    1.3 泥膜共生多级A/O工艺的研究现状第12-17页
        1.3.1 多级A/O分段进水工艺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2 生物膜工艺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3 活性污泥与生物膜组合工艺研究现状第16-17页
    1.4 生物强化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7-18页
        1.4.1 生物强化技术的概述第17页
        1.4.2 生物强化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现状第17-18页
    1.5 课题的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第18-21页
        1.5.1 课题的来源第18-19页
        1.5.2 课题研究的目的第19页
        1.5.3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第19-21页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1-29页
    2.1 实验材料及实验装置第21-25页
        2.1.1 活性污泥驯化装置及运行方法第21-22页
        2.1.2 泥膜共生多级A/O中试装置及运行方法第22页
        2.1.3 实验水质及污泥来源第22-24页
        2.1.4 载体填料第24-25页
    2.2 菌群驯化方法第25-27页
        2.2.1 好氧反硝化菌群驯化及性能测定方法第25-26页
        2.2.2 反硝化聚磷菌群驯化及性能测定方法第26-27页
    2.3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方法第27页
    2.4 水质分析方法第27-28页
    2.5 高通量测序技术第28-29页
第3章 高效菌群的富集及脱氮除磷效能第29-45页
    3.1 好氧反硝化菌群的富集及脱氮效能第29-34页
        3.1.1 好氧反硝化污泥的驯化与菌群的富集第29-31页
        3.1.2 好氧反硝化菌群的去除性能第31-34页
    3.2 反硝化聚磷菌群的富集及脱氮除磷效能第34-38页
        3.2.1 反硝化聚磷污泥的驯化与菌群的富集第34-36页
        3.2.2 反硝化聚磷菌群的去除性能第36-38页
    3.3 环境因子对好氧反硝化菌群去除效能的影响第38-40页
        3.3.1 p H对好氧反硝化菌群去除性能的影响第38-39页
        3.3.2 温度对好氧反硝化菌群的生长及去除性能的影响第39页
        3.3.3 碳源种类对好氧反硝化菌群的生长及去除性能的影响第39-40页
    3.4 环境因子对反硝化聚磷菌群生长及去除效能的影响第40-42页
        3.4.1 p H对反硝化聚磷菌群的生长及去除性能的影响第40-41页
        3.4.2 温度对反硝化聚磷菌群的生长及去除性能的影响第41页
        3.4.3 碳源种类对反硝化聚磷菌群的生长及去除性能的影响第41-42页
    3.5 菌群的实际应用效能第42-43页
        3.5.1 好氧反硝化菌群的实际应用效能第42-43页
        3.5.2 反硝化聚磷菌群的实际应用效能第43页
    3.6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4章 泥膜共生多级A/O工艺的运行效能第45-64页
    4.1 泥膜共生多级A/O工艺启动阶段运行效能分析第45-52页
        4.1.1 高效生物载体挂膜状态的表征第45-46页
        4.1.2 泥膜共生多级A/O工艺启动阶段运行效能分析第46-52页
    4.2 泥膜共生多级A/O工艺运行参数优化第52-56页
        4.2.1 水力停留时间对处理效能的影响第52-54页
        4.2.2 进水流量分配比对处理效能的影响第54-55页
        4.2.3 污泥回流比对处理效能的影响第55-56页
    4.3 泥膜共生多级A/O工艺调试阶段运行效能分析第56-63页
        4.3.1 调试阶段COD进出水变化第56-57页
        4.3.2 调试阶段氨氮进出水变化第57-58页
        4.3.3 调试阶段TN进出水变化第58-59页
        4.3.4 调试阶段硝氮进出水变化第59-60页
        4.3.5 调试阶段TP进出水变化第60-61页
        4.3.6 调试阶段系统全流程分析第61-63页
    4.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5章 基于生物强化技术的泥膜共生多级A/O工艺效能研究第64-75页
    5.1 泥膜共生多级A/O工艺的生物强化第64-72页
        5.1.1 生物强化阶段COD进出水变化第64-65页
        5.1.2 生物强化阶段氨氮进出水变化第65-67页
        5.1.3 生物强化阶段TN进出水变化第67-68页
        5.1.4 生物强化阶段硝氮进出水变化第68-69页
        5.1.5 生物强化阶段TP进出水变化第69-70页
        5.1.6 生物强化阶段全流程分析第70-72页
    5.2 泥膜共生多级A/O工艺运行效能评价第72-74页
    5.3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6章 泥膜共生多级A/O工艺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第75-82页
    6.1 微生物种群丰度及多样性分析第75-76页
    6.2 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第76-80页
    6.3 本章小结第80-82页
结论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9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91-93页
致谢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深井曝气的强化脱氮除磷工艺处理城镇污水试验研究
下一篇:纳米氧化锌对污水生物除磷作用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