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非金属元素及其无机化合物化学工业论文--第Ⅳ族非金属元素及其无机化合物论文--硅及其无机化合物论文

真空定向凝固去除硅中挥发性杂质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0页
    1.1 立题背景第12-14页
    1.2 物理冶金法生产多晶硅第14-21页
        1.2.1 物理冶金法生产多晶硅工艺第14-20页
        1.2.2 物理冶金法生产多晶硅产业现状第20-21页
    1.3 多晶硅中挥发性杂质及影响第21-22页
    1.4 多晶硅铸锭炉提纯多晶硅第22-28页
        1.4.1 多晶硅铸锭炉发展现状第22-23页
        1.4.2 铸锭炉提纯多晶硅原理第23-28页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第28-30页
        1.5.1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第28-29页
        1.5.2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第29页
        1.5.3 本论文研究的创新点第29-30页
第二章 真空定向凝固提纯硅过程挥发性杂质去除模型第30-38页
    2.1 挥发性杂质的传质过程第31页
    2.2 挥发性杂质在固-液界面分凝第31-32页
    2.3 挥发性杂质在液相中传质第32-33页
    2.4 挥发性杂质在熔体表面挥发第33-36页
    2.5 挥发性杂质径向分布的数学模型第36页
    2.6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三章 真空定向凝固提纯多晶硅的实验研究第38-50页
    3.1 实验研究第38-40页
        3.1.1 实验原料第38页
        3.1.2 实验装置第38-39页
        3.1.3 实验步骤第39-40页
        3.1.4 实验样品检测第40页
    3.2 真空定向凝固法精炼硅中杂质分布研究第40-45页
        3.2.1 硅中杂质磷的分布情况第41-42页
        3.2.2 硅中杂质钙的分布情况第42-43页
        3.2.3 硅中杂质铝的分布情况第43-44页
        3.2.4 硅中过渡金属杂质的分布情况第44-45页
    3.3 各因素影响挥发性杂质的分凝效果研究第45-49页
        3.3.1 熔炼温度影响第45-46页
        3.3.2 固-液边界层厚度影响第46-47页
        3.3.3 凝固速率影响第47-49页
    3.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多晶硅铸锭炉提纯工艺改进第50-60页
    4.1 下拉凝固速率选择第50-51页
    4.2 杂质去除最优工艺控制曲线第51-54页
        4.2.1 不同硅锭高度下有效分凝系数第51-53页
        4.2.2 杂质去除最优速率曲线第53-54页
    4.3 隔热板下拉工艺优化曲线第54-56页
        4.3.1 提纯工艺优化曲线第55页
        4.3.2 提纯兼顾铸锭工艺优化曲线第55-56页
    4.4 成品切割位置计算第56-58页
    4.5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五章 铸锭炉提纯工艺改进实验研究第60-70页
    5.1 实验方案第60-61页
        5.1.1 实验原料第60页
        5.1.2 硅锭取样及检测方法第60-61页
    5.2 实验结果第61-69页
        5.2.1 杂质含量检测结果第61-64页
        5.2.2 少子寿命检测结果第64-67页
        5.2.3 电阻率检测结果第67-69页
    5.3.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0-72页
    6.1 结论第70-71页
    6.2 展望第71-72页
致谢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80页
附录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工合成翡翠及其宝石学特征的研究
下一篇:LTCC基板用堇青石微晶玻璃的制备与流延工艺研究